好像我们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了解了思考的重要性,我们不想人云亦云,我们大张旗鼓地呼吁“要批判性思维”,要“独立思考”,不被信息化给淹没。可是我们真的有在思考吗?
昨日跟着农博士下乡,路经从山中开辟的一条路,农博士说为了开辟这条路弄出了多少石头,其实也是能计算出来的。同在车里的我想,不知从何时起,我从来也不会好奇这样的问题,算不算得出来似乎都没有关系,很多问题,我都已经不去自己思索答案,而是百度。曾一日和友人聊起害怕上线,她说你可以百度啊,人家问你就百度,然后回答。前日办公室传来一网友问题,说已经从网上搜过回答了,但网友不满意。遂,想起,网络,度叔也罢,度娘也好,能回答的还是有限。如果网络就能立即给出完美的回答,我想也许我们人类就可以灭亡了。如果我们会遇到的所有问题在网络中已经预存了答案,那我们再也不会进步,再也不需思索,也便再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则总是被问时才知道平时的积累远远不够。你若说我不用心吧,我也是极认真的,很多时候办公室电话里被问,我都跑别的科站去请教,记到纸上,回头来再答复人家。可是我怎么却没有长进呢,再次被问,还是一样的怂,除了一颗热心,再也拿不出实质性的回答来。
积累的重要性
从地里回到车上,农博士问我“你可记下来么?”实话说我没有记。之前每次下乡,我也会记录,有时候是手机记的,回到单位,整理一下,存在电脑里,就完事了,觉得也没有效果,于是这次便想算了吧。但既然农博士问起,我赶紧掏出纸笔来记录。农博士说你这样记录下来,可以给明年做个参考,记下现在的日期和地点,记下播种日期,现在的苗龄,就可以推出来多少天是什么样子的,你下来的多了,记录的多了,就有了材料。是啊,我每次记过就算,从来没有拿来用过,其实有谁给的材料好于自己的积累呢?我每次都零散记录,也不便于拿来做前后对比。于是我想以后就统一用一个本子做下乡记录。有连贯性,方便查阅。零散知识需要整合,这样才能带来有效的思考,才能产生创造性的思维。
其实之前很早跟农博士下乡,他就曾说过,要积累一些资料,拍一些照片,等到做幻灯片的时候就用上了。当时心里是努力记下了,但多少觉得像他那样全是干货的幻灯片是与我无缘的,久而久之便忘了,也懒,拍的照片甚至都懒得上传到电脑。
记忆与思考的关系
后来发现一个情况,今年可以说是适期适墒播种,播后雨水充足,病虫草害也轻,可是却发现次生根发育不好,专家们的结论是今年的日照不足,农博士说他希望这次下乡我能记住这点,这个结论要在我的脑海中留下印象。我在脑中重复了几遍。然后我想,记忆和思考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如果你的脑海中一点确切的东西都没有,你如何去思考?
工作这些年,我也不是不认真,为什么没有长进呢,现在看来一是因为我没做好积累,二是没有整合,三是没有记忆。而这三者最终导致我无法就工作内容进行思考,于是脑中还是空空余也,不但回答不上来别人的问题,更无法给予建设性的建议。
我每周都要看思考能力方面的文章,对于思考的方法或者说所谓“批判性思维”也有大致的了解。可是我们真的到了研究思考方法的时候吗?我们真的到了大肆宣扬“批判性思维”的阶段吗?是否我们强调“批判性思维”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跟风,就是没有思考的结果呢?
你思考了吗?你做好了思考的前期准备吗?
PS:农博士是我的领导,他不是真正的博士,但对我市农业的了解,他绝不亚于任何一位博士,绝不亚于任何一人。我想我这么称呼他,他应该不会介意。非常感谢他这次下乡对我的点拨。本来前阵子对于工作真的存在萎靡情绪,很想能有机会辞职。而工作占了我们全部时间的将近三分之一,想一想如若你的人生的这近三分之一的时间你都在抱怨痛苦,你的人生该多么悲催。而现在对于工作,我又产生了那么一点自信,工作,认真地工作,快乐地工作,只是为了自己,不要认可,不要提拔,只为丰富自己。对你所在领域的一点点的掌控,难道不够吸引你前行吗?把它当成一道数学题去解,当做一局棋去下,难道其中的乐趣不够带领你继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