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点》:揭秘如何打造爆款网红

为什么“杀马特”的非主流文化一度泛滥?

为什么苹果手机迅速取代“街机”诺基亚?

为什么青少年抽烟屡禁不止?

为什么“短视频”会快速风靡?

一次次流行、一个个爆款、一条条热搜……是如何从寂寂无声突然风靡天下?

是谁创造了流行?如何才能创造流行?

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吸引着我们去窥探流行的奥秘。

哲学家以赛亚·伯林说:值得尊敬的人是提供理解世界钥匙的人。

格拉德威尔的《引爆点》,就像一把理解世界的新钥匙,将流行背后的秘密呈现给我们。

01

不管是迅速风靡的流行浪潮,还是疯狂扩散的传染病毒,都是流行三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相互作用的结果。

个别人物法则

经济学家经常谈到一个“二八法则”,即80%的工作由20%的人完成。

社会流行浪潮的发展过程与此相似,它们也是由屈指可数的少数人驱动起来的。

这些少数人最早意识到了时尚趋势,他们通过自己的社交活动、活力热情和个人魅力,把时尚传染给了大家,就像新冠病毒传播一样。

比如社交软件上的大V、爱追时尚的闺蜜、喜欢八卦的同事等等。

附着力因素法则

病毒有很强的吸附力,可以附着在飞沫、尘埃、物品、微生物等很多东西上面。

储存着流行潮流的信息,同样具有类似的附着力。

一旦我们接触到这些信息,就很难从我们的脑海和记忆中,把这些信息清除出去。

一些特别的方式,还能够强化这些信息的传染性和附着力。

比如一条过目不忘的广告,一句反复洗脑的宣传语。

环境威力法则

病毒的流行,受复杂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

我们的行为,也经常受到那些最不起眼、最出乎意料的环境因素影响。

1964年的纽约,发生了一起恶性案件。

一名生活在昆士区的年轻女人基蒂·吉诺维斯,在大街上被人追赶半小时,遭到3次袭击并被杀害。

她的38位邻居在自家的窗前目睹了这一切,却没有一人报警。

这就是著名的旁观者效应

也说明了环境对行为的极端重要性:人们对自己周围环境的敏感程度比想象的更为强烈。

02

所有的流行都有一个引爆点。

任何一种流行的成功,要取决于信息传播者特有的社交天赋。

作者指出,这些社交天赋,在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这些个别人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联系员:把我们与世界联系起来的人、把我们引入社交圈子的人、我们非常依赖的人。

在验证人们是如何联系这件事上,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做了一个“六步分离”的实验:你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之间只隔着五个人。

联系员最大的特点是涉足过许多不同领域,结果他们就把所有这些领域以及与这些领域相关的一切都联系到了一起。

然后,再叠加他们集好奇心、自信心、社交能力和活力于一身的天性,这些已经为流行积聚了足够强大的爆发力。

内行:积累知识的人。

在流行浪潮被引爆的过程中,我们既需要人际流通专家,也需要信息传播专家。

内行,是信息传播的专家,是信息的经纪人,他们擅长也乐于与人们交流和分享信息。

大众点评、电商平台正是利用了“内行”消费者的信息优势,以奖励机制鼓励他们作出客观评价,进而传播商品或引导消费。

推销员:善于做说服工作的人。

他们身上似乎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朝气、热情、魅力与可爱。

这是一种强大的、有感染力的、不可抗拒的力量,

一种超越了自身语言的力量,

一种让人们乐意赞成他观点的力量。

平淡中见波澜,于细微处见真章。

推销员的厉害之处不只是表现在口才上。

一个微笑、一次点头,这些随意隐蔽、看似毫无意义的动作,其实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03

要想提升电视节目和广告的收视率,并吸引哪些没有看电视的人,就必须在观众身上产生过目不忘的附着力。

2020年,在短视频、直播风头正盛的压逼下,公众号产出势头依旧迅猛,162万公众号共发布3.8亿篇推送。

信息过量造成的信息混杂现象,使任何一则推送都越来越难产生附着力。

自媒体从业者们,已经淹没在希望被粉丝关注、被流量偏爱的人海之中。

但是,如果仔细研究一下触发流行的观念或信息,就会发现那些使之具有附着力的因素,常常来自于细微之处。

一旦,毫不起眼的信息符合个人实际需要,它就会变得令人难忘。

任何信息要对人产生这种难忘的震撼作用,关键之处在于提升其内在质量。

作者在书中以美国热播的儿童电视节目《芝麻街》等为例,告诉我们:总是存在一种简单的信息包装方法,使信息变得令人难以抗拒。

我们的任务就是找到这种包装方法,比如简单明了、便于理解、反复灌输、减少干扰、打破常规等原则。

简单重复洗脑的脑白金广告、暑假霸占荧屏的热播电视剧,抢占微博热搜榜的明星,都是在积极把握这些原则。

04

20世纪90年代,纽约市通过整治地铁乱涂乱画的现象,平息了地铁里的犯罪潮。

对此,环境威力法则和社会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的观点相似。

犯罪行为可能不是出于本能行事,而是对周围的环境非常敏感,对各种暗示非常警觉,促使他们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并在身边事物的触动下萌发犯罪念头。

纽约地铁流行的犯罪潮,正是公共场所乱涂乱画、乘车逃票现象等微不足道的因素引起的。

以此为鉴,如果说引爆流行非常困难,那么我们可以从一些非常简单、微不足道的细节出发,去寻找希望。

作者在书中通过150法则告诉我们:大规模的流行潮是由一个个小规模的流行潮组成的,发起小规模流行的群体人数不得超过150人。

在符合150法则的小型群体里,大家彼此熟知且更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此时,命令可以更好地执行,不规矩的行为有所收敛。

我们的行为深受周围大环境、小环境和身边人的影响,150人的群体,足够成为点燃下一个流行的导火索。

如果跨越150,似乎只是一个小小的数字变化,却可能产生天壤之别的变化。

我们周围的世界,尽管看上去似乎雷打不动、无法改变,但只要你找准位置,轻轻一触,它就可能倾倒。

拼多多、抖音……这些爆款的崛起,正是找准了让现有的固化格局倾覆的点。

如果你想要做一个追赶流行的“弄潮儿”,必须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敏感,才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流行的引爆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377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90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967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44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4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9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97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74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2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08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8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3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2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0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56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