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01 学习 做孩子登顶阶段的得力助手
请家教,适合就是最好找家教千万不要迷信名校或者名师,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适合孩子才是最关键的。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还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孩子的自信心被激发起来,潜能才能发挥到极致。
家教和课外辅导还有一种叫法,就是“补课”。所谓“补”,就是要查缺补漏,把孩子没掌握的漏洞补起来,而最明白漏洞在哪里的是孩子本人。因此,让孩子把握补课的主动权,让老师有针对性地辅导,效果才会比较好。
一位老师不仅要教知识,还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孩子的自信心被激发起来,潜能才能发挥到极致。
通过多年的接触和观察,我发现有些家长为孩子请家教存在一些误区:
第一,为孩子请个保姆式的家教。目的就是让老师陪孩子写作业,一方面帮助孩子完成学校作业,另一方面让老师监督孩子学习。这样的家教在小学阶段还能凑合用,等孩子上了中学,自我意识觉醒了,再请这样的家教不仅对学习没有好处,师生关系甚至亲子关系还会因此搞得很僵。学习本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陪读加监督的结果只能让孩子觉得学习是极度不自由的苦差事,从而失去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频繁为孩子换家教。我看到身边有的家长给孩子找家教后,只要一段时间成绩提升不大,就急忙换老师,有的孩子几年下来走马灯似的换了许多老师,结果学习成绩还是不理想。其实孩子和老师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而且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互相了解和接纳,教学的效果才能慢慢地显示出来。做家长的应该有一点耐心,等一等老师,也等一等孩子。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个数理化老师,刚接触他的孩子感觉他讲课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每堂课学不了多少东西。女儿刚开始也有些摸不着头脑,我就鼓励她坚持一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她才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讲课方式。
第三,贪“贵”求“名”。有的家长以为多花钱,把孩子送到那些著名的家教学校,或者请个名师就可以取得好的效果,其实不然。名校因为生源丰富,商业化程度很高,很少关注到每个孩子;名师既然已经出名,就会非常忙,让一个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人对每一个孩子都上心,是不现实的。所以没有必要迷信名校或者名师,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适合孩子才是最关键的。
我觉得家长为孩子请家教,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重视课程内容是否适合孩子。说实在的,女儿小学五年级时上奥数课的失败经历,让我们现在想起来都心有余悸。孙云晓说:“奥数是一个让大部分孩子一次次证明自己是傻瓜的课程。”其实,对于不适合孩子自身情况的任何学习内容,都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二是要尊重孩子的选择。选择老师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自己选择喜欢的老师,正所谓:“尊其师,重其道;亲其师,信其道;爱其师,乐其道。”三是要重视老师的素质。一个好的家庭教师,不仅要有高超的教学技巧,还应该会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这两方面有机结合,教学才能有好的效果。四是要重视持续性。请到一个老师以后,家长要鼓励孩子坚持一下,让师生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让教学效果慢慢显示出来。
考试过后,更需要家的支持一个从长远考虑孩子成长的家长,不该在乎孩子一时的考试成绩,而要发现孩子身上那些独特的资源,并帮助孩子认识和挖掘。
我所做的就是表示自己理解孩子,接纳她当前的状态,并愿意在她需要的时候支持她。我没有给她讲大道理,因为我知道道理她都懂,之所以回家诉苦,只是想要爸爸妈妈听到和看到她。
家长就不一样了,我们是父母,有时间、有精力关注孩子,我们无条件爱他们,也愿意无条件帮助他们。因此,当孩子在学业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属于他独特的精彩,他的优秀与否,和考试成绩没有直接关系。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的目的,不是要那个考试成绩,而是希望孩子越来越有修养,而且能学到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家长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些,就能看到孩子的成长,而不会在意孩子的考试成绩,更不会患得患失了。只有家长放松了,才能给孩子更好的支持,孩子也才会阳光、快乐。
一个人只有认识到自身生命的价值,他才会自信。一个自信的孩子自然会坦然面对考试的成败,也会从容面对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只是,这种自信更多地来自家长对他的接纳和信任。因此,一个从长远考虑孩子成长的家长,不应该在乎孩子一时的考试成绩,而要发现孩子身上那些独特的资源,并帮助孩子认识和挖掘。
正确对待孩子的“偏科”正确看待“偏科”现象,把“偏科”的孩子当作“偏才”来培养,加以适当的鼓励,“偏才”是可以变成“全才”的。
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即“八项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能是由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音乐旋律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组成,每种智能都是孩子在应对实际生活时所需要习得的。
与其让孩子处处平庸,不如让孩子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这对孩子的心智发展非常好。因为处处平庸便处处不被人关注,长期被人“遗忘”的结果就是孩子的不求上进。而有某一方面的特长,会让孩子保持足够的自信心。
正确看待“偏科”现象,把“偏科”的孩子当作“偏才”来培养,加以适当的鼓励,“偏才”是可以变成“全才”的。在孩子的高中阶段,我们全面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应付高考的不“瘸腿”,拿到高考的好分数;到了大学或者在社会上工作了,我们再扬长避短就行了。
目标早确立,学习动力足一个人做事有了明确的目标,把目标当作动力,再加上积极的心态,自然就不会觉得累,而成了一种享受,他要做的事情也就没有理由不成功了!
身教胜于言传。家长平日自己不断地去学习,用学到的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这榜样的力量比一遍一遍催孩子学习要大得多。
一个人做事有了明确的目标,把目标当作动力,再加上积极的心态,自然就不会觉得累,而成了一种享受,他要做的事情也就没有理由不成功了!
提前订计划,学习效率高有计划地安排学习任务,有序地学习,这样的学习并不会让你感到有压力,反而会让你很好地实现目标,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通过不断达成短期目标,你就能一步步达成长远目标。
总结了一下,女儿按照计划去学习的好处多多:
首先,有计划地安排学习任务,有序地学习,这样的学习让人并不感到有压力,反而在每次完成既定目标的时候会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其次,按照计划学习,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如果能按照自己的计划完成每天甚至每周、每月的任务,通过这些短期目标完成的积累,自然而然地,长远目标就会达到了。
最后,女儿的时间观念和计划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使她成为一个会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人。
英语学习,听力是关键英语属于语言学科,学习规律跟学母语一样。我们每个人学母语的时候都是从“听”开始的,所以,学英语,先过听力关非常重要。
认真对待每一套考卷考试的目的就是要让没有被掌握的知识点暴露出来。认真对待做过的每一套考卷,弄懂每一个题目,就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在分析试卷的同时,也能摸出高考出题的规律,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应试技巧,把握高考的主动权。
每次考完试,我都不太关注卷面右上角的那个数字,而是让女儿认真分析试卷,把考场上蒙对的题目和做错的题目摘出来,研究问题出在哪里,并把这些题目整理到错题本上。
如果说试卷是不错的复习资料的话,那么试卷上的那些错题就是提高成绩的突破口。做好每一套试题,做对每一道错题,定能取得考试的好成绩。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勤奋女儿能在高三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突破自我,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北大,除了自己琢磨出了一套好的学习方法之外,无疑跟她一年的勤奋和刻苦有很大关系。
我只有在每天完成了任务的情况下,才会觉得放松,也只有完成了任务我才会觉得精神百倍。你们不让我去上自习,不让我看书,我的心里非常紧张,那样我的身体才会出问题呢。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之所以被传颂,因为它是真理啊!
感受:
通过阅读,让我深刻感受到家长榜样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说教不如身教。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事,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