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难想象,两天前,我还沉浸在负能量的深渊,麻木不仁,匍匐在黑暗的角落,如同蝼蚁般苟延残喘的活着。
挣扎过,颓废过,求救过,终是被文字拯救。
你有过明知堕落却无法自救的时刻吗?十天的噩梦,僵尸般的活。没有阳光,屋内黑漆漆一片,寂静无声。那是父亲卧病在床步入手术室,我无法旁边陪伴的无可奈何;那是我本身犯错以为释怀却未曾过去的后知后觉;那是我第一次觉得距离成为了阻隔我与家人相聚的天堑。复杂的琐事,迷离的心境,欠妥的处理方式等等,这些我的弱项在此时如同高塔崩塌般,顷刻间击溃了我的心理防线,负能量瞬间涌入,直至沉沦。
一次,两次,三次,我拼命挣扎后,短暂的清醒,继续准备三月的考试,却又被打趴下,沉迷于小说的虚无世界,惶惶不可终日。于是,我开始借助外援。既是师傅又是男朋友的穆先生。毫无逻辑可言的诉苦,在早起离开时,他只说了两句话。而正是这两句话,点醒了迷途中的我。
下面,我把他分享给你。
“与其沉浸于负能量的迷雾中,不如有计划的行动。说无用,做才实际”。
那一天,我重拾心情,简单洗漱,整理屋子,阅读书籍。夜晚,穆先生归家后,骑电动车的想法一瞬间涌入心头,似是在无声告诉我,去骑它,感受风的咆哮吧,感受自由的味道吧!取钥匙,点火,双手握在把手上,毫无目标地,走起!
那一刻,昏黄的灯光,城市的霓虹,街边的行人,都成了残影;那一刻,心底的负能量伴随着风的咆哮,渐渐地,渐渐地,脱离了我的身躯,随风而逝;那一刻,回忆涌入脑海,疑问莫名而来。我,真的独立了吗?
五月中旬,无意间翻到了穆先生发的文章。在短暂的观看后,被文章中的经历所打动,进而进入主页,翻看了之前的文章。半小时后,感慨万千,总觉得生活感知,丰富阅历,宽广视野,都深深吸引了我。我和穆先生的结缘,就此而来。
后来的日子里,他说最多的是独立,闭口不谈的亦是独立。
白驹过隙,琐碎的日常便成了生活的缩影。其实,生活其实没那么复杂,对待事物的看法和内心的丰盈,你敢试,世界就敢回答。
于是,我开始追寻 “何为独立?”
十二三岁时,独立是父母口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十四五岁时,独立是自己眼中能够负责,勇于尝试。十八九岁时,独立是离开了大人的避风港,独自生活的能力。
如今,人生的第二个十年以至。对待独立,又有了不一样的见解。独立,独后而立,是先爱自己,后爱他人。简而言之,爱人先爱己。你怎么爱自己,就是在教别人怎么爱你。
亦是在那天,在懂得“说无用,做实际”之后,在追寻独立之后,我重新唤起了记录的肌肉记忆,于离开校园后的四月后,重拾写作。
写作,这项陪伴了我近11年的技能,终于在20年后的今天,我有了对它的定位。
“写作,是身与心的碰撞,是过去和未来的交织,是敲碎缺点重塑心性的历程。”
于是,便有了今天的你怎么爱自己,就是怎么爱别人。
你怎么爱自己,就是怎么爱别人
童年时,我的父母很喜欢用谚语来说教。其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人熟知。附以自我成长的背景,又何尝不是对你怎么爱自己,就怎么爱别人的一种解读呢?我种下爱自己的种子,收获了爱自己所需的心性与韧劲。得到了怎么爱自己就是在教别人怎么爱你的结论。
生活这条路天气多变,可只要迈开步子,无论是风是雨,是阳光灿烂,还是晴空万里,都有雨过天晴的一天。
我们,感悟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百般滋味,努力向阳而生,不惧苦痛。为的,便是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记得初识房琪,是在21年志愿填报之时。视频中,房琪的落落大方,举止优雅,让我不禁生出了她站在哪,光就在哪的感慨。
在她的笔下,青春是这样描述的,“青春兵荒马乱,我们潦草的离散”;在她的笔下,爱是这样描述的,“爱是当你望向我时,我赌你的枪里没有子弹”;在她的笔下,态度是这样表达的,“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她爱自己,所以有了我们看到的她。那般明媚动人,特立独行的她。那样的她,深深吸引着我。如今,追寻着她的背影,我开始寻找着“内心的自己”。慢点,再慢点,让内心开始丰盈,让心性开始坚韧,让坚持开始持久。内心丰盈者,独行也出众。心性坚韧者,不乏重头再来。坚持持久者,不惧漫长寒冬。
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人,有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生活的渴望。跌倒过,失意过。可正因为我们足够爱自己,所以我们接受失败,承认错误;所以我们重头再来,重新出发。开局为零,结局由我们定。
于是,不必要的社交,我不参与;不必要的人际关系,我不搭理;不必要的合群;我们不参与;于是,出现在我身边的人,成为了和我三观一致,思想契合的伙伴。
失意时,我们相互鼓励,成功时,我们互相祝福。
在这个社会上,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我们是谁的女儿,又是哪家公司的员工,更是谁的伙伴,这些都不重要。我们,首先是自己,其次是有背着“标签的人”。
请在爱一点自己吧!爱自己失意时醉酒的模样,爱自己成功时一路高歌的模样,爱自己遇事不服输的模样;爱自己放手后坦荡的模样,爱自己一直爱自己,亦在爱他人的模样。
毕竟,你怎么爱自己,就是在教别人怎么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