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2早7点09分醒,7点30分洗漱好。7点34分~8点17分学习了10个单词,诵读了考试知识。8点30分吃早餐,到10点02分备好午餐。11点16分~12点01分吃午饭。下午没学习,刷视频困了睡了会儿午觉。19点21分醒,19点42分到图书馆。19点52分~20点53分学习历史学科真题。21点12分回到住处,休息到21点33分。21点33分~22点14分学习历史学科真题。接着看综合素质和知识能力到22点42分。
有所诚:①下午时间荒废了,没有保持一鼓作气沉淀学习状态。②应要提早进入考试近在眼前的紧迫状态,回过神来时间已然溜走,缺乏充分准备。③平时学习要做好学习笔记,须重复朗读、背诵复述。
附~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①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②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③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④良好的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①生物遗传因素;②社会文化因素;③家庭教养方式;④学校教育因素;⑤个人主观因素。此外,自然物理因素、自我调控因素等也对人格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⑥小组辅导。
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有:①有效的说服;②树立良好榜样;③利用同伴(群体)约定;④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⑤价值辨析;⑥角色扮演;⑦小组道德讨论。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①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②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③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④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教育观:提速个性创两全(素质教育的内涵)、学习过人(新课改下的教学观)。
学生观:两独一发。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教师观:建促放研+终生学习的践行者(职业角色转变)、赞助合反(职业行为转变)。
职业道德规范:三爱两人一终身。三爱: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两人:教师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①顺序性;②阶段性;③不平衡性;④互补性;⑤个别差异性。(顺阶互不差)
新型师生关系特点: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尊民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