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常遇到这样的困惑:有些家长一边要求孩子诚实,一边却在生活中随口撒谎——迟到了说“堵车”,不想赴约说“生病”,甚至在孩子面前虚报价格、敷衍承诺。殊不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上梁不正下梁歪”,想要培养诚实守信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守住诚信的底线。
孩子的诚信品质,是在日常模仿中逐渐形成的。当家长答应孩子“周末去公园”却临时反悔,或是为了逃避责任说假话时,孩子会误以为“撒谎能解决问题”“承诺可以随意违背”。相反,若家长犯错后主动承认,比如“妈妈刚才说错了,对不起”,或是遵守约定哪怕遇到困难,孩子也会学着正视错误、坚守诚信。
学校的诚信教育需要家庭的同步配合。在学校,我们通过故事教学、诚信主题班会引导孩子明白“一诺千金”的道理,但家庭的影响更为深远。建议家长在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答应孩子的事尽力兑现,做不到就坦诚说明;不回避自己的错误,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诚实比面子更重要”;在涉及孩子的事情上不隐瞒、不欺骗,比如如实告知家庭情况,不编造谎言安抚孩子。
诚信是做人的立身之本,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需要家长以身作则、久久为功。当家长放下“功利性谎言”,用真诚对待他人、对待生活,孩子自然会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这才是给孩子最宝贵的人生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