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沤泥
图/网络
最近几天,有个朋友私信我说生活过得太没意思了,自己找不到方向,也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意义在哪里。自己像是被一道没有边际的墙包围着,四处奔跑,却找不到逃离的出口。
我安慰着她“没关系的,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呀”
二十来岁的我们,年轻气盛,习惯由着性子去做出一些选择,当这些选择成为现实,或许会有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场面可能一发不可收拾,但是你要相信自己有去解决它的能力。如果没有,也不要过度疲累,这就是大部分人的青春呀。
我过分喜欢一个公号主,我知道我圈里很多人同样关注着她,她真的是一个很典型的人物,我欣赏她的一切。每次阅读她的文章,总是感觉一切迎面而来的困惑都消除了,她落落大方,娓娓道来,好像从来没有迷茫。她的每个字节,甚至标点符号,都让我觉得她是被世界特别照顾的女孩。
但是她也有和成年人一样的烦恼,也会迷茫,焦虑。可是这并不阻挡她成为更好的可能。
同样的道理,每个人的幸运,都是她自己选择的结果。
我们生活的这个小小星球,不是优胜劣汰,也没有朝花夕拾。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合适的位置发着自己的光。
我的建议是——不要在焦虑的时候胡乱做出任何选择。年轻人最大的错误是在焦虑中不断的自我否定,生活可以是一地鸡毛,但是你要坚信,你会在不紧不慢中一点一点一点一点的去捡起它。要给自己力量,相信自己可以处理好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我们要用绝对的信念去坚信自己向前。
卷毛维安说在面对焦虑的时候,应该先建立自己的生活框架,再做细微的调整。眼下的事情可能与你的生活不够契合,但是你完全可以通过调整让它变得合理,而不是破罐子破摔,摔到最后只剩下残渣,你反而抓着残渣,割伤了自己。
彷徨和焦虑是年轻人的标配,但这不是你永远停留在停滞期止步的行为障碍。我们要尊重彷徨和焦虑,和它们一起,制造更多可以选择的情节,然后不断地策反,打破再平息。
我们不会永远年轻,但是我们要尊重年轻,尊重年轻群带来的一系列,一环节的“幺蛾子”。给自己一点小空隙,准许过程拖沓一些,用这些缓慢的时间去适应年轻。
你或许不会永远年轻,但是你可以保持那种稚嫩。你还年轻,做的任何决定都不会是错的。
你可以在大学参加社团,做傻瓜式的兼职,谈一场可能不够深刻的恋爱。不用理会别人口中“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行为活动,大学应该努力丰富课余生活,但绝不是这样。”你喜欢就可以了,如果发现不合适,我也足够相信你有及时止损的能力。
你可以在工作初期裸辞,去看看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体会三毛笔下的撒哈拉,你甚至可以去巴塞罗那看一下那面红墙La Muralla Roja。很多时候,琢磨太多反而适得其反。只要你有向前的念头,你都可以往前走。
别担心,别贩卖焦虑,大家都是这样走过来的,你也一定可以。
允许你在夜里崩溃,但一定不要太久哦!有那么多年轻过,或者正在年轻的人,一起陪着你,过着相仿的人生,你会是最特别的那个。
你拥有属于自己的小小星球,可以解锁任何通向任意一道门的密码,在自己的星球迎合自己,不去想后果,再不济你也不会跨越“风险预控”这最后一扇窗。保罗·戈埃罗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说“当你全心全意想着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心愿。”所以,好好的享受自己所在的环境,不用试图跳出来。
实在觉得日子太难熬,选择给自己的思维加餐,给自己的日子主动加糖,直到适应它。原本熠熠生辉的日子,不要一直丧下去,要燃出热情,尽情享受,对那些在脑子里胡搅蛮缠的坏情绪say good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