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叙事治疗的工作地图
吴熙娟博士
1、地图一:外化对话。
问题是怎么回事。让事实失去定位,让人摆脱负面自我认同的结论,重新思考发生了什么。
形成问题调查报告书。
尊重人们使用的问题隐喻。
独一无二接近个案经验的问题定义,评估问题行为的效应影响。
举例:孩子产生负面情绪。父母引导,要问为何会有负面情绪。
2、地图二:重写对话。双重蓝图:生活行动权构成自我认同。一方面是行动蓝图,另一方面是自我认同蓝图。目的是填补生命故事线间隙发展多元故事。
JEROME BRUNER《Actual Minds,Possible Words》
如何创造文本故事,建构意义。
James Jouyce:The particularities of the story as epiphanies of the ordinary.在日常生活中能时时洞察故事的特点和珍贵。
3、地图三:重组会员对话
构建人人们在关系中可形塑的自我认同。
举例:一个妇女失去爱人,在说再见隐喻和说哈罗的隐喻中,让爱人重新活过来,修正成员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式也是一个反思。之前觉得如果谁过世了,我们要说再见。但在实践时发现,如果能和过世的人重新建立沟通,会对活着的人带来很大的变化。
进入生活里的俱乐部,建构自我的认同。当我们把生命堪称生命俱乐部,我们的自我认同,在不同的俱乐部里面会有不同的建构。当事人与会员的互动,会员给当事人的互动。
举例:人不要只是靠自己,要坚强,会员的流动对当事人非常重要。在我们的生活俱乐部里,有哪些人对我的支持、贡献是什么,这种重组对话开启很多的可能性。可以自我探索。
麦克老师每年都有阅读时间,圣诞节期间。1月份出关,他会把读到书的内容整合到自己的叙事中。他非常活泼有创意。
4、地图四:定义式仪式。通过仪式可以认可、丰厚个案的生活。人太需要被看见了。
安排的听众很重要。认可个案较美好的发展,且对持续发展有影响。
建议学习老师:Barbara Myerhoff。文化人类学家。举例:犹太人受迫害,从东欧移民到加州。老年人形同隐形人。为了帮助老人安顿晚年,采取了定义式疗法。是一种集体的自我认定,向听众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人民被孤立的时候,可以如何创造人为的情境,被集体定义。被看见,积累个人的价值。局外见证人。
建议学习老师:Erving Coffman。社会学家。污名:管理受损身份的笔记。
架构:述说(主角的故事)、重述(旁听者叙述故事、重构)、再重述(当事人对旁观者的回应)。
四种探索:表达(当事人最吸引见证人的是什么)、意象(主角给见证着一些隐喻,带来希望、沉默等等)、共鸣(见证者如何触动个人经历,与过去回忆进行连结)、移转(见证当事人故事带来的感动)。
感动不一定是情感上的感动,只要对生命和自我认同有一些新的观点就是感动,是一个新的流动。让见证者听到当事人的故事,那也是一种感动。重新和忽略建立连结,或者重新和生活中重视的价值和目标建立连结。
人生有太多东西会被遗漏。当听当事人丰丰富富的故事,会让见证人把很多梦想、信念等等带出来。见证者之前不清晰的事情,通过当事人的故事重新理解。
局外见证人不是啦啦队。也不是评估和诠释,给予建议,要有自己的立场。透明化正向回馈,而不只是说好。
二、叙事治疗工作地图的启示
1、对每个普通人,尤其是一定时期境遇不太美丽的普通人来说,被看见和倾听已经很难得。如果遇到循循善诱的听众,给予基于事实的诚恳反馈,诸如肯定、理解、谅解、看见等,会帮助事主重新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重新思考生活种种判断。
2、人们的痛苦像独自走在黑夜之中。主要原因是无人陪伴和帮助客观分析。如果能以问题为方向——而不是以人为方向,剖析问题发生的原因、经过和既有判断,也许可以剥离困扰人们的事件,让人们以第三视角重新观察和定义事件赋予生活的意义。也很有价值。
3、重建生活的俱乐部,是让围绕在人们生命力重要的人都“存在”,而不是决然地让死去的人离开。可以通过俱乐部的建构,引导成员和事主之间建立联系,包括可能被遗忘的交流和肯定。其实就是平衡事主对成员的理解,不是片面只看到好的一面或者不好的一面,以此来客观平复事主的心。人们离开是必然的,只要记忆在,死去的人是不会离开的,我们还是应该理性面对事实和生活。
就像王守仁领悟到的,无论何时、何地,有何种理由,人性都是不能,也不会被泯灭的,它将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