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以某种角色出现在不同的场合,比如你在学校的自我定位是“我是学生”,在家里则是“我是儿子”或“我是女儿”,在商场则变成了“我是上帝(顾客)”,在旅游名胜则变成了“我是游客”,等等。当你意识到自己身份的时候,你会自觉地以这种身份去自我衡量和要求,这可能是责任和约束,也可能是权利和需要。身处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有这种角色意识。定位好自己的角色,知道这个角色该做的事情,也就是各司其职吧 ,这很重要。
可问题是很多人会搞不清自己的角色或者是不知道自己所处的角色正确的做法。
最近有位妈妈跟我说她很担心她10岁的儿子得了精神病,不愿意去学校上课,明明身体没什么问题,孩子天天说自己这儿那儿不舒服,要请假。孩子满嘴说的是创造发明。我让她把孩子带过来,我跟这个孩子单独聊了会天,孩子告诉我他看到妈妈在家里受欺负,他要在家保护妈妈,可是妈妈不让他请假,他就说自己生病了。后来妈妈跟我说她是会把自己的苦恼跟孩子说,孩子也会看到她在家艰难的处境。看到妈妈受到伤害,这对孩子来说是何等的残忍。
这位妈妈不知道做妈妈的是应该保护孩子,帮助孩子身心得到健康成长的,可是她却让孩子在这么小的年纪看到他不该看到的,这个孩子在自己成长的年纪反过来要保护妈妈了,他哪还有心思学习呢?他要发明一些东西,让妈妈可以随时得到庇护,他认为书本里学到的知识没用,不足以让他有能力保护妈妈;还有,妈妈经常在孩子面前说“死”这个字,所以他就不上学了,他要在家守着妈妈。这位妈妈不知道妈妈这个角色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孩子的角色也跟着混乱了,他表现出来同龄孩子不会有的“异常”现象。
一个朋友,她是她原生家庭里的最小孩子,被家人从小宠到大,一直当宠儿或者小孩的角色,在家里有求必应,有话就说,非常幸福地生活着。在成年后,很自然地找了一个把他当女儿宠的老公,她也一直享受着“女儿”的角色待遇,在婆婆面前她也仍然是“女儿”的角色生活着,这种生活如果两厢情愿则好,但一旦另一方不愿意当“家长”的角色了,那怎么办呢?我的朋友就这样遭遇了变故,老公出轨了,使用了家庭暴力,他说他要反抗,之前是一直忍受着的。当老公反抗时,婆婆开始说她这儿那儿不好了,家就这样乱了。后来朋友反思自己,她错在角色意识不明确,她看不清老公婆婆对她其实是一种无奈的忍让,并不会是她原生家庭里的人对她的宠爱,或者说是她的无知造就了她的悲哀。从出嫁那天起她就该知道自己的角色是老公的妻子和婆婆公公的媳妇,那她要做的是学会做妻子和媳妇这两个角色该做的事。
身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角色。真正智慧的人是能驾驭好自己扮演的每一个角色的人,真正精彩无憾的人生是对每一角都用心的人生,而这样的角色意识,往往也意味着责任和收获。
作为子女,我们享受着父母无私的爱,也理应敬重爱戴父母;作为学生,我们接受师长谆谆教诲,学会尊师爱友;作为同学朋友,我们互帮互助,感受来自彼此的温暖;作为社会一员,我们享受社会服务,也应回馈社会……而当你把对家人的娇气用在了朋友同学身上,企图从每个人身上都得到忍让和包容;当你把在家的随意自我带到了公共场合,我行我素……那么,你也许自以为活得真实,但却只是还未分清自我角色,定位不准的“未成年人”,你可以拒绝长大,但要知道,当一个成年人不分场合不明角色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时,体现的绝非孩子的纯粹。
人生的每一角,皆需用心,也唯有正确地自我定位,清醒的角色意识,才能使我们成为自己人生中称职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