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有一次,张爱玲穿旗袍参加会议,与统一致式服装格格不入,然后就被批评了。她是一个文化人,感觉上非常敏感,让她觉得她不被当下的形势所容纳,就跑了。
传说中,张爱玲这个人有洁癖,经常换住所。在现实中,也有很多人有洁癖,但没有那个条件,然后就没有洁癖了。认为吧,有时候,与其说是洁癖,不如说有钱任性。
比如说,一个人,他的不锈钢饭碗掉在地上了,他觉得不干净了,他想换一个,但想想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需要钱,于是,他就没有了那个念头,然后把那个不锈钢饭碗捡起来,洗洗还能用。
所以说,很多时候,之所以洁癖或者挑剔,不过是有钱任性而已。
在一些传说中,说张爱玲晚年过得困顿悲惨。于是有人就说了,张爱玲晚年生活困顿,存款有2万8k余美元。然后他加了一个尬笑。
八九十年代,一个村有多少万元户,一个乡镇有多少个万元户,一个地区有多少个万元户?那都是凤毛麟角的存在,让多少人羡慕与仰望。
甚至有一个说法,说,张爱玲75岁病逝于美国,遗产32万美元,加上各种版权费折合人民币270多万,赠予她的香港好友宋琪夫妇,难道这个叫做晚年凄苦,试问,不说当年,就是现在,在坐的各位现在有几个可以拿出270万。
想想也是,张爱玲活了75岁,寿终正寝,比起她的大部分同龄人,简直好得太多。
就好比,黄金荣扫大街,而杜月笙,在死之前,把别人欠他钱的借条都烧了,只留下杜公馆和十万美元存款。所以,如果说杜月笙过得悲惨,那就是抛开事实不谈的逻辑了。
可能有人说,杜月笙拿走的是国家的财富,或许是的,不知道,这样比较起来,张爱玲是实打实的凭本事自食其力。这样一来,张爱玲的形象就光辉起来了。
就如同王公子说:“就算我们卖股票,卖地皮,卖酒店,我们也没有卖国,没有把负担丢给社会。”如果这个话是真的,说到做到,那么,王父子比许老板简直好得太多。
有人说,张爱玲属于快艇队,比湖人队,比公牛队,都好。
这个应该是意有所指,快艇队,就是跑得快,而湖人队,就是玩水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而公牛队,就是住牛棚的,好像季羡林写过牛棚杂记。
张爱玲,她不是研究历史的,或者不懂得历史,但她是一个现实的体验者,有非常敏锐的直觉,所以跑得快。
就好比,有人说,如果你在一个地方,看到街上有统一模式的招牌,那么,这个地方的营商环境是不好的,是不能投资的,投资是打水漂的,甚至会惹祸上身的。这就是对于现实的最敏锐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