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一书,书中指出:“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技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正面管教》让我们开始反省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学生之所以经常犯同样的错误,是因为总是在犯了错误时给予他们更多是说教、叱责,让他们去承担一些逻辑后果,而不是让他从自己的错误中本能地去体验自然后果,所以在惩罚中,充满了怨恨甚至是屈辱,他们哪里还有心思去学习和改正呢? 那么怎样做才算着有效管教或者说是正面管教呢?这就要回到书中有效管教的4个标准了。即: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学生尊重和鼓励)2.是否有助于学生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4.是否能交给学生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正面管教把和善与坚定融合为一体,并以此为基石,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各项技能。这就要求我们要抛弃过去那种错误的观念“想让他们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尊重是前提,师生间有了彼此对相互的尊重,才能谈得上平等的对话。有了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也才能让教育从“心”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相信我们的坚持与改变,一定能让正面管教在以后教育和管理学生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