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值班,没时间陪儿子学习和活动,在我的内心深处,儿子一天天长大,我相信他也在一天天地成长,周六的自觉做作业让我看到了些许希望和曙光。
昨天晚上我和儿子提前备足了今天的功课,把校内外作业详细列出计划,写在小黑板上,儿子还美其名曰“万柏麟作业”,将这五个大字写在顶部。我提前给儿子打气,“儿子,没爸爸陪着做作业,行不行?能不能完成?”“没问题,肯定能完成。”儿子斩钉截铁道。
上午牵挂着儿子作业,特意给姥爷打个电话,老人没接,这时的感觉就像瞎子过河,心里没底,脑中涌出的念头就是:儿子能坐住吗?会不会像个没有约束的小马驹一样出去撒欢了。作业做了多少?是做了部分还是全部。一天就在惴惴不安中度过。
下午下班,进门看到的画面是儿子正在客厅中兴致勃勃地看电视,音响开的极大,看来周日他最大,在家中可以尽情撒欢了。这个节目计划中似乎没有,也没有口头约定,就算小家伙学习生活中自我调节了。
“儿子,作业做的怎么样?完成了?”我盯着儿子的眼睛,希望看出一些特别内容,很平静,没有。
“大部分做完了,少部分没做。”儿子语气平淡,也很肯定。
抱着空山寻宝一探究竟的念头,我没有过多地跟儿子闲聊,疾步走上二楼,查看儿子作业情况。
看来是我多疑了,儿子作业我很欣慰,除了需要我配合的听写,一份家庭语文练习题,还有三页数学寒假园地,其他的都已完成,算算作业的量,对于一个刚刚试探放手的孩子而言,还是够可以的,远比我想象中还要听话、认真。其实,最大的收获不是做了多少作业,也不是做对了几道题,而是孩子能坐下,能够主动自觉地去做。有时候我们真的可以相信孩子,有些方面也可以适当放权,不要总是把孩子牢牢圈在自己身边,在某些指导的基础上,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尝试去做事情,因为放手也是一种成长。
晚上做完作业,指导儿子填写“家长考核评价表”,这个的判官笔在儿子手中,等级的高低全在儿子的一念之中,儿子不会“有怨报怨,有仇报仇吧”?像周弼成妈妈说的“心中一片忐忑”。儿子一条条读来,一条条审定,其中一条张口就来了个“D”,可落笔却变成“A”,真真叫我心惊肉跳了一下,这玩笑开的有点大了。阿弥陀佛,总算过关,儿子给评了四个“A”,我看了还是心花怒放的,自己清楚,其实,有些地方自己做的远远不够,还需要努力。不过在孩子眼里,父母不管对他如何,也不管做的怎样,都永远是完美的,无暇的。孩子是纯真的,我们可不能辜负了孩子,该做的一定要去做,做的不足的一定要去弥补。我向孩子做了保证。
其实,这份表的目的不单单是让孩子评个等级,而是让我们家长通过这份表发现自己的不足,继而进行改正,最终和孩子一起和谐相处,共同学习,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