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自开创后,朱元璋为了巩固帝国,加强君权,在全国各地分封自己的儿子们为王,但这个王只有名,没有实力。享受王的生活待遇,但不能与当地军政人员互通有无,王府只有卫队,不能超过一万五千人。
朱元璋的目的和出发点是好的,为了集中君权,便于管理。但政策的制定者也成了政策的践踏者,当边疆有事时,便指派附近的王出兵,捍卫疆土,保家卫国。自此以来,有的王就扩充了实力,将兵人数剧增。在这里面首当其冲的就是燕王和宁王了。朱元璋就在不自觉中强化了这两个王的影响力。
后来,燕王朱棣起兵造反,造的就是自己侄子的反。在战争刚一开始阶段,燕王的兵力被政府军冲击的相当厉害,眼看就要家破人亡了,朱棣带兵来到了宁王府寻求帮助,当然,通过下三滥的手段,燕王逼迫宁王也起兵造反了,前提是将来哥俩平分天下。可怜忠厚老实的宁王听信了朱棣的花言巧语,跟随朱棣杀向南京,并最终取得成功。
但政治家的话语向来不可信,朱棣当上了皇帝,念宁王起兵有份,没有对他痛下杀手,但绝不再让他驻守边疆内蒙,而是让他在朱棣扔给他的四个地方中,挑选一个作为新的宁王府驻地,只不过宁王这个称号继续沿用下来罢了。
宁王百般无奈中,选择了南昌作为新王府驻地,他的王府卫队也被大幅削减。成了没有了翅膀的大鸟,徒有其名。
时过境迁,燕王的后代成了皇室正统血脉,此时,皇上是朱厚照;而宁王的继承人是朱宸濠。
朱宸濠这个人小有名气,好交友,懂一定学问,深谙金钱外交优势,于是一批又一批的拉着金银财宝的车子走向了京城,贿赂了大大小小的官儿,有六部大臣亦有当权的宦官(明朝中宦官很吃香,有权有势)。他的王府卫队得以两起两落,他在南昌境内无人敢招惹,诸位大臣的嘴分分被金银给堵死了。当然,有奸臣就有忠臣,有闭嘴的,就有时刻清醒,为帝国着想、呐喊的。兵部尚书王琼,便是一个鲜明的代表人物。他所推荐的王阳明又是一个忠于职守,忠于帝国的人。
朱宸濠,就在半醉半醒中,在为先祖雪恨的希冀中,走上了不归路。说他半醉半醒,是他个人高估了自己的本事和王府的实力。他身边的人,为了混的好吃好喝,都一切顺着他,由着他性子来,让他顿感自己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身边的参谋也是一瓶醋不满的人,除了忽悠朱宸濠,便没有其他能事。人人都想当皇帝,走上权力顶峰的宝座,尝试一下味道如何,并为此孜孜不倦地付出代价,朱宸濠就是如此,在他眼中,当今皇帝朱厚照就是个昏君,需要自己取而代之,拯救生灵于水深火热中,同时,兼有报仇之意。
于是,他上路了。
这肯定是一条没有回头的路,只能往前,要么成功,要么成仁!
这就是要造反啊,造就造吧,起码不能让路人甲路人乙等等都知道吧,偏偏他不,非得搞的有声有色,让大家都有所了解了他的意图。
如此以来,王琼大人就部署了一枚棋子(王阳明)在南昌附近,侯着。在顺便剿匪的同时监督朱宸濠。
但,朱宸濠在领略了王阳明的厉害后,依然我行我素,想过拉拢王阳明,以失败告终。后来,不得不快马加鞭的反了,抢在皇帝准备第三次取缔他的王府卫队前。
浩浩荡荡的十几万大军,开拔,向“心中的胜利,向着希冀很久的宝座”走去。
古语讲,天时地利人和,方才有取胜可能或把握。但比照朱宸濠看,天时凑合,地利倒是不错,但严重缺乏人和!虽然物力财力可以保证,但战争最关键的还是人的战争,没有人和,一切都将注定是白搭。在战争的一开始,他的对手王阳明便搞起了心理战,离间了他和他的两个谋士的关系。都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朱宸濠没有做到这些点,而是防着此二人。接下来,就成了朱宸濠个人表演时刻了,直接和心学导师王阳明过招,他哪里能是王老师的对手呢?尽管,他的参谋在关键时刻还为他提出了像样的建议,三番五次……朱宸濠都没有听取,吃了秤砣铁了心,自己听自己的。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走进了王阳明的节奏、计划中,犹如让王阳明牵着鼻子走了。从主动出击到被逮捕,四十来天,就告结束。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朱宸濠的任性,不听劝,优柔寡断,疑心重,做事没有章法,胸中无丘壑,焉能成大事??金钱外交,大棒政策等等都是虚假繁荣,注定是得人心者得天下。
从此,明王朝再无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