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出乎意外地成为疫情中心之人,没有恐慌也没有紧张,一如去年在家,每天规律安排生活,陪伴家人,除了有一丢丢没有做事的空虚感。昨天做完了第三次核酸检测,大概离解封之日已经不远了,今年应该是回不去过年了,这也是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在外地过年吧。反而内心充满了小欣喜。
从封闭小区开始,我就和孩子制定了学习和读书计划,我们希望能每天按规律完成一些事情,人的惰性真的是不能小瞧,只要意识稍一放松,它立马占了上风。这两个多星期,我看了三本书,一本是《爱是最好的良方》、一本是《大趋势》、一本是《关键对话》,虽然是没有完全读完,但是已经通读过,大概掌握了核心内容。有时间把书的内容做一下拆解,试着写写拆书稿。总感觉空下来的时候,希望能做点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而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又能结合有点收入就更好了。有时候也想象,真的实现财务自由的时候,我要怎么过?难道就是每天无所事事地在家呆着。人什么时候都得要有点事做,如果能做喜欢的事就太幸福了,所以从现在起,我得培养一些除了工作之余还能让自己忙活起来的事,也是给自己点压力,免得在疫情期间把自己呆废了。
搜罗了自己所有可以称得上优势的能力,似乎也只有对文字写作还有点信心,而且我喜欢用文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思想的那种感觉。在高中期间,我记得自己就曾经写过一篇《我手写我心》的文字,现在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有一句话是“我喜欢那种思想从笔尖流淌到纸上的感觉”。是的,我从小学一年级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小学期间更是写下了四五本日记,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大学期间还坚持挺好。之后就是没有那么规律的记录,偶尔会写一篇,只是过去那种不时涌上来的写作冲动和欲望已经越发脆弱了。我仍然是喜欢写作的,只是目前有些迷茫,不知道该从何入笔,是记录日常养娃经历,还是写写读书笔记,或者是总结理财心得,总觉得什么都有一点心得,又不成系统,能达到输出的程度还有些欠火候,估计还是输入量不够,深入思考量不够,平时看了很多,都是碎片化的信息,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我觉得第一步还是培养良好的思维,建立成体系的知识系统,在头脑里将各种各样的信息归类分析,存档,有逻辑有联系,才能调用的时候随心所欲。嗯,知道了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梳理自己的思路,向内向深处更了解自己,与自己和解不焦虑,建立强大的内心,当然好身体也是刚需,这才是谈以上各项的基础,打好了地基才能更好地搭建框架,丰富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