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季羡林老先生的书,总让我有一种感觉。老人或因一段情,或因一场景,或因一棵树,一朵花,一棵古藤。带着难已割舍的回忆,写下了一段又一段 故事。此时的他,或是酣畅淋漓的,或是若有所思的。但是他用最真的情来写这一篇篇散文。他就像一位老爷爷,来给我们讲述他的所思所想。也许会是忠告,也许什么也没有。老人,只是想回忆过去的日子。可能,这是一切老人的特质吧。
读某种书,可能总会问自己。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有何意义。也许刻意的寻找意义大多总是无意义。可是,我就是个平平常常的人,寻找意义大多没有错误。也许意义,是一个导向。
读散文的意义何在?在我的教科书中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分享给大家。“散文的欣赏其实也可以像散步一样,没有成法的限制,能够读出一份坦诚的情怀,感悟一段真的人生,领悟到一片美的风景,从中得到一种性情的陶冶和趣味的提升,也就足够了。”寻找到了一条路,那就跟着我走吧。
季羡林老先生,第一辑是花草世界。老先生写枸杞树,写马樱花,写夹竹桃……每一种花,总有一些回忆。有的是异国他乡的思念;有的是对动荡时代的感慨;还有对人生无常的叹息。花草无言,静观其变。一个人,一颗心,带着大自然的心思,去关心,去体察,生活才有无数的诗意与故事。这也是读散文的意义吧!
季老先生的第二辑是“心与物游。”第二辑讲述的季老先生游历的体会。现在的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无疑,远方的美景总会令我们期待,去远方,无疑是带着心去自由的放荡一次。季老先生,去游石钟山,去游黄山,去游天池。1986年七十五岁的季老先生于庐山九奇峰下写下《游石钟山记》。季老先生写“幼时读苏东坡的《石钟山记》,爱其文章奇诡,绘声绘色。但是自己从来没有敢梦想,自己能够亲履其地。”石钟山,石头山镌刻着不同的字,名人的题咏。站在临水的绝壁上,看着苍茫的山水。总有一种与宇宙共呼吸的情感。古来文人,大多有一种如苏轼的感慨“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种情感,既有对大自然的崇拜,也有对人事感慨。这也许,就是出游的意义吧,心灵也是需要旅游。
季老先生的第三辑是“开卷有益。”这一辑的散文,老先生写最喜欢的书,写藏书与读书,写丢书之痛。假如你是一位爱读书,爱看书的人,你肯定有买书,藏书,甚至有过丢书之痛。此时的你肯定会和季老先生产生同感。不仅会大呼一句,“我也是这样啊!”也许这就是散文的真吧!
季老先生,散文就讲到这。想读的可以去读读。一位老人写的书,总会使你有所收获,对人生有所体验。
我写这一篇文章,也许你有疑惑,也许你也会问,我浪费时间看你这一篇文章,我能收获什么?假如,你是一个在手机上有所思考的人,我希望我可以不浪费你的时间。写这篇文章,第一,希望爱读散文的小伙伴们,可以有所思考,有所体悟。不再迷茫。第二,希望小伙伴们,以一种独特的心情去品味生活。第三,记得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