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律吕新书:《律吕新书》是一部音乐论著。求学者应当注重当务之急,就算把这种律吕算到烂熟恐怕也没什么用,必须心里先具备礼乐的根本才行。
四十、心如明镜:心如镜子一般,圣人的心如同明镜,而凡人的心如同昏镜。近代的格物之说,好像用镜照镜子,只在映照上下功夫,不知镜子本身的灰暗,又怎么照的清楚?阳明先生的格物像打磨镜子,让它明亮,在打磨上用功,明亮了以后也并不影响映照。程朱理学的方法是格物,在那么多的事物上隔出个天理来,而陆王心学的方法是修炼内心,克己减欲,达到至善明心。
四十一、道之精粗:先生就我们的眼睛看到房子的精细做比喻。所谓艺无止境,学海无涯就是这个道理。道就是性就是惟一,而要了解它就要惟精。否则一鳞半爪不是学不精,就是会闹出笑话。识人识物都是这个过程和道理。
四十二、少疑问:学问,学问,问的多,学的才多,学生问题问的少了,老师就知道学生的学习放松了,功夫下少了,学习一日不可放松,私欲一毫不可滋长。
四十三、走路喻:阳明先生用走陌生路告诉我们,学习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才可以精进,否则一曝十寒或者空谈不下切实功夫,没有用处。
四十四、道一而已:道只有一个,要认识道必须从自己内心体悟认识。
四十五、名物度数:人要根据自己的禀赋来塑造自己,天性适合干自己那行容易成才,反之容易误事。李煜天生情种擅长诗词,却去担任国王,治理国家,焉有不亡之理。
四十六、塘水、井水喻:先生在池塘边坐着,旁边有一口井,喻指治学。与其营造数顷没有水源的池塘,不如营造几尺有源头的水井,因为后者有无穷活生生的意趣。
四十七、一日便是一元:一天就像是天地的一个轮回。
四十八、心要逐物:以心统摄五官例证,应该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想到的感觉到的向心汇报,心来克己去私欲存天理,现在反过来想看心就去看,想听心要去听,想闻心就去闻,心随着五官所欲而无所节制,怎么能不迷失本性呢?真正的做法还是克己去私欲,既在具体事情上用功,达到未发之中,发出时达的中和。
四十九、志向善念:善念产生就知道它充实它,恶念产生,就知道它遏制它,知道、充实和遏制就是志向。
五十、闲思杂虑:所有闲事杂率都是从好色好名好利等私欲的根子上生发的,做到了铲除私欲便是天理,便可以寂然不动,未发之中做到感而遂通,发而中节,所以不良私欲要除恶务尽,不可侥幸。
五十一、志至气次:所谓志向是意气的统帅,意气充满身体之内,志向为首要,意气还是其次,所以说,把握思想意志,不要随便意气用事。
五十二、圣人圣贤:圣人如同天,无处不在,贤人如同山岳,持守其高尚而已。
五十三、未发之前:伊川先生让学生在涵养省察上下功夫。严平先生则担心学生没有入手的地方,所以让他们时时刻刻寻找未发前的情况,使他们眼看耳听。
五十四、穷问不舍:学习传习录就向当面请教阳明先生本人。今天后学者遇到的问题,当年他的弟子几乎全遇到了,而且老师给予了详尽耐心的解答。这篇文章反映的就是学生陆澄,在学习心学过程中对于遇到的问题穷追不舍,而老师也是循循善诱,今天我们学习传习录,学习心学实在是幸运,阳明先生师徒几乎把所有的问题和答案都详细地记录下来,我们只需要耐心地阅读,慢慢的体会。
五十五、颜子没而圣学亡:这是对颜回领悟掌握孔子思想的肯定。真正能掌握传承学问的人毕竟太少了,很多都是一鳞半爪,越传越偏,最后归之于无。心学这么好的学问,阳明先生述而不作,怕文字误导后人,可事实上,由于后人学习理解得不够不透,几乎销声匿迹,有的归入佛老空谈心性。最好的学习方法,还是学习圣人著作,而不能贪图省事,轻信后来的研究者,只有读本著原著,才能更好的理解圣人的学问。
五十六、“一身之主宰是心,心之灵明是知,知之发动是意,意所附着是物……”论述了人、心、认识、思想、外物的关系。先生要我们经常存养自己的心,就是学。过去或未来的事,空想无用,只会把自己的心放纵了而已。人无论是学习还是处理事情,有时需要这种隔离时间的方法,忘记过去和未来,认真做好每一天就足够了。告子是人为的把持住自己的心,要心不动,而孟子是蓄集道义,让心自然不动。心的本体原始不动,即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
五十七、格物致知,反对空谈:阳明先生的心学是践履之学,是心性之学,必须去人欲存天理,不能一丝侥幸或偷懒,如果学得多做得少,甚至仅仅是说说,怎么能纯乎天理?学会心学又有什么用呢?知而不行,全是未知者,何况不知不行呢?
五十八、格物:学心学难在弄清楚什么是天理,下功夫难在格物致知上,以诚意为判断标准。所谓诚意,就是思想是否合乎天理,合则心自然能够中正,自然能修身。所谓心正则中,身修则和。格物,不分动静,不管动静都要用功。
五十九、明德、天理、性、至善:儒说明明德目的是为了亲民,而佛、道也说明明德,目的不是亲民。性与善的关系,至善者性也。
六十、兼爱论:孔子主张仁爱,由内向外,由亲自远,有差别递进。墨子主张兼爱,内外远近一视同仁,好像墨家的主张比孔子的主张更彻底,更容易得到认可。阳明先生用树之发芽生长来比喻这个复杂的道理,确实形象生动,无根之木,天源之水尽管木再高大,水再清澈也不会长久。
六十一、当理而无私心:即合天理又无私心,未当理即是私心,无论世人还是佛教,弃人伦即未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