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新冠肺炎的救治过程中,有一个医疗团队被人们誉为 “敢死队”,这就是插管小分队。他们在救治新冠肺炎病人时,与病毒的距离最近,被感染危险也最大。
1991年出生的宜昌小伙儿凌肯,是协和医院的一名麻醉科医生,今年是他参加工作的第四个年头,四年来他做了七千多台麻醉手术,具有丰富而熟练的临床插管经验。2月12日,为了有效救治危重病人,协和医院紧急成立插管小分队,凌肯第一时间报名应战,他要在距离口鼻不足30厘米的地方,与病毒面对面较量。
插管手术,是医生们在生死之间,为病人博得的一线难得的生机。凌肯插管小分队面临都是危重病人,这些病人一般都有呼吸衰竭,体内的氧饱和度低等凶险症状,给病人及时插管,输送氧气,帮助病人熬过最艰难的时刻,是重症、危重症救治的有效治疗手段。凌肯说,2月13号他们就已经进舱,第1天共计入舱人员10人,总共插了17例患者。他说这个数字其实还是很恐怖的。
进舱前,凌肯的麻醉科肖主任一再叮嘱,进舱时间最多不能超过4小时。在ICU里的都是危重病人,麻醉师切开病人气管,气道开放,下呼吸道数以万计的病毒随气溶胶喷溅出来,将直冲麻醉师的面罩,非常危险,而麻醉师长时间待在病毒高浓度的病房,体力透支,感染风险将会加倍。然而,当时众多病人命悬一线,凌肯他们忘记了主任的叮嘱,呆在ICU里的时间一再延迟。甚至有的人在里面待了7个小时,出来时大家浑身湿透,接近虚脱。
ICU病房的病人一般都有严重的呼吸衰竭,同时伴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基础性疾病,病情随时发生急剧转变,这些都给救治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凌肯曾经给一位70多岁的老爹爹做插管手术,这也是他第1次感受“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的严重性。刚开始他感觉病人很好,等他出去看爹爹的病例,就大概短短的5分钟,爹爹突然一下子就休克了,于是icu马上开始了新一轮抢救。
新冠病人的ICU抢救,病人和医生是在同时经历生死考验。麻醉医生凌肯也常常参与胸外心脏按压。他们按压时,动作幅度大、持续时间长,防护服随时可能崩开,医生将因此失去防护,暴露自己。凌肯也参与了上面这位老爹爹的心脏按压。这次抢救时间持续了接近有20分钟,医生们帮助爹爹度过了一次次险境。
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很强,面对病毒的挑战,凌肯和同事们不断优化和提升工作流程。协和医院西院是新修的综合楼层,目前分为清洁区、缓冲区和感染区,每次进入下一个区域,都意味着靠近危险更进一步。每次进入病区前,插管小组的成员都要相互帮助,隔离衣外套防护服,N95口罩贴着外科口罩,护目镜包裹整个眼眶,两层手套,两层鞋套,最后覆盖一个硕大的正压头盔。这种非常的臃肿装备,对于医生的触感、包括像视野都有很大的限制,这个动作其实完成起来很有难度。
让自己穿得向太空人一样,进舱去和死神抢病人,在1至3分钟的时间内完成细致的插管工作,没有过硬的技术和心理素质是很难实现“稳、准、快”的目标的。
进舱时应对的是技术和心理挑战,出舱之后面临的是被感染的巨大风险,因为这时,在凌肯的防护服上、面罩上,附着着为数众多的新冠病毒。凌肯说,其实很多的感染就是出现在脱防护服的时候,不小心就蹭到了防护服的外表面,然后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进入口眼鼻腔,所以需要按照要求一点点地去脱,整个脱防护服至少是20分钟,然后每一步都需要进行洗手这样的流程。
截止3月中旬,凌肯所在的插管小分队已经完成了110例插管手术,他们把一个个危重病人从死神手里挽救了回来,为提升武汉市危重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率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基辛格曾在《论中国》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一次,武汉要向林肯一样勇敢的医生们,表示我们的致敬和感谢,还要向这位年轻的90后麻醉师说一声: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