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思想随笔》是一本相当“有用”的书,因为他不仅是对《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哲学思想的补充,还包含了叔本华对于生活中其他现象和事物的深入思考,这些现象虽然绝大部分人都曾想过却少有人能明白其中缘由。我相信每位读者都能从叔本华的独特思维中受益。
因此我将按照书中所划分的小标题的顺序,既「论教育」「论天才」「论美」「心理散论」「论命运」「论意欲在自我意识中的主导地位」「论哲学和智力」「伦理道德散论」「论生存的痛苦和虚无」的不同主题,依次论述我从中所获得的感悟。
论教育
对于教育的模式,我相信很多人应该不止一次怀疑过它的正确性,觉得自己成绩不好,他娘的一定是体制的问题!庆幸的是,某种程度上来说,叔本华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不难推知,你的思想深度至少达到了一代哲学大师的水准了。
叔本华认为,概念应该来源于对于事物的直观认识,中间经过抽象这一过程。也就是说,直观认识是先于概念知识。我们将其称为自然教育。而现代的人为教育,却反其道而行,在我们还没对直观世界获得某种泛泛的、普遍的认知之前,就通过阅读,授课等手段,强行将概念塞进我们的脑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小学生春游总是兴致勃勃,而坐在教室里干学习就昏昏欲睡。因为前者符合自然教育的逻辑。
人为的教育导致了一个结果,自然教育本该是由直观认识归类于概念,而人为教育使得我们只能把概念套进直观认识,这么一来有时不仅歪曲了概念的同时也歪曲了直观认识。这种在认知上的偏差使人对事物做出错误判断,并且这种错误观念通常需要长时间的亲身经历来纠正,但是很少人能真正根除一个错误的观念。
概述一下叔本华认为的教育顺序应该是,直观认识→狭窄的概念→广泛的概念。如果是完整地经历这个流程,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就很清晰,相对的,跳过其中的某个环节,就会产生残缺不全而虚假的概念。许多人会终其一生都保留着这种偏差认知。这种定型的思想会表现为诸如荒唐的念头,古怪的想法,怪癖,狂想或偏见等强迫性行为,只有正确的直观认识才能终结这种行为,但是如上文所说,这种纠正是很难的。
因此,教育小孩时,我们应该让我们传授的概念出自对事物的直观认识,至少不应该由非直观素材加以证明。尽管这样在概念的数量上不足,但是保证了概念的精确性和充足依据,这么一来,小孩就不会只会用别人的一套标准来衡量事物,因为他们对于概念有更充分的认知和定位,因此他们也不会沾上众多千奇百怪的观念和想法,因为这种想法缺少现实依据而无法在他们脑海中停留,相反,执着于概念有时会招致疯狂。这种对事物的清晰,透彻的判断,将使他在将来的经历中受益匪浅。
举个现实的例子,在现代各种自媒体的影响下,很多人已经失去了对于金钱的判断能力,看着别人在自己的频道挥金如土,他们的消费观可能会因此被带偏,而有了各种非理性消费。再比如各种爽文,一个人如果长期接触这种虚假的观念,他很容易把这种观念套入现实,他们就会不满于现实,脑子充满虚幻的东西而削足适履,徒劳的用虚幻重塑现实。因为小说所描绘的人的行为和事情的发展并不在现实中真正发生。这些华而不实的设想在以后的日子里甚至造成思想的混乱,把人生经验给与我们的教训也颠倒过来理解,使我们错误理解获得的教诲。而上述情况的发生,是因为这些人对于金钱的来源和现实生活缺少直观认知,这类人的年龄一般不会太大,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从这个层面来看,我们也不难理为什么“中二”这个词发生在“中二”,因为这个时期的少年判断力并不成熟。简单来说,缺少社会的毒打。
孩子们只应该学习在他们那个年纪他们能够接触到的,并且可以完全理解的知识学科。少年期是收集素材和对个别事物能有专门、透彻了解的时候。但是我们的判断力在这个时候一般来说仍未成熟,最终的答案仍然悬而未决。因为判断力是以成熟和经验为前提,所以,我们不应该打扰判断力的成长,而要尽量小心不要以强行灌注定见的方式使判断力加快到来,否则,就会导致它永远瘫痪。
——《叔本华思想随笔》
那么,人的判断力,或者说认识力怎样才算是成熟了呢?叔本华是这么说的
一个人认识力的成熟,也就是说它所达至的完美,就在于他所掌握的总体抽象概念与他的直观认识能够精确地联系起来。
也就是说,当你能够准确的连线概念和直观认识,你就具备了正确认识的能力,你的思想就不会走上歪路,每天被各种幻想充斥大脑。因此你也可以对事物做出正确判断,具体落实无非就是要在实践中认识,人们总是苦于想得多而做得少,久而久之就失去了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