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名词,许多人以为自己可以轻易达到的人生境界,却不曾认真检视过它的意义。
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一位小朋友愤愤不平地写道:难道我这一辈子就要注定做个普通人,只能上学、工作、加班、吃饭、看剧、睡觉、结婚、还贷、生孩子、退休,然后死掉吗?我看完之后叹道:那你还想怎样呢,难道你觉得这样的人生很容易么?
我真没有说反话,是真的那么认为。像个普通人那样度过一生,其实难度一点都不低。只要在任何环节上出现一丁点问题,人生马上就是另外一副模样。你试着把上学这个选项去掉,看看后面的事情能否还成立?为了还能够成立,又要花费多大的代价?这些年里,我目睹过很多种人生,探访过很多家庭,绝大多数都属于所谓普通人的普通家庭。正因为看得多了,我从来不敢轻视,因为那种重量如果转移到我自己身上,我未必能够站着承受下来。
在这些人家里,有一户让我印象最为深刻。他们是我好朋友的姨妈和姨夫,因为在家里排行最小,我也跟着叫小姨妈、小姨爹。他们两人是知青,在插队下乡时相识相爱。小姨妈的姐姐,也就是我好朋友的母亲,像个恶婆婆一样坚决反对这件事情。反对的理由是两个人社会地位悬殊太大,小姨妈家是黑五类子女,而小姨爹家是根正苗红的贫农出身。这样的两个人在当时,无论怎么看也不可能有什么将来。但是,当年的一对小情侣拒绝分手。
后来知青回城,小姨妈只能去工厂做工,但是小姨爹可以进电视台当干部。如果两个人要结婚,因为小姨妈的出身问题,小姨爹就不可能留在电视台那样的单位。考验他们两个的时候到了,朋友的妈妈也认为这段恋情就到此为止。没有想到,小姨爹转身就放弃了电视台的工作,申请重新分配到同一家工厂去当工人。这下子姐姐也没话说了,木已成舟,只能转而支持他们结婚。
他们家是一套工厂分配的宿舍,非常小,但是我第一次去的时候被震住了。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们家虽然面积很小,但是整洁美观,是我第一次在别人家里见到油漆地板,四面墙有贴脚线,餐桌上有蓝色印花的桌布,桌角还有鲜花。
在那个家里,每个人都很快活,哪怕厨房小到两个人要进出的时候需要侧身高举盘子,因为热气无法散开而闷得满头大汗,但还是有说有笑,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是因为工厂有钱么?当然不是。当时他们所在的地方小厂早就效益下滑,很快就开始下岗分流。他们家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小姨爹会开车,就跑去帮旅行社开车,赚一份司机钱;小姨妈当初自学英文,她就在家里开中学英文补习班,在客厅里架起一块黑板就是教室,赚一份补习钱;然后他们家还养了许多优质波斯猫,可以赚一份育种钱。
每天每个人都很忙碌,可小家支撑了下来,父母各自有班上,女儿每天有书念。后来,他们用节省下的钱,甚至刚好够送女儿去海外留学。
十多年之后,旅游业竞争变得很激烈,英文补习也有了专业老师,小姨爹放弃了开车,小姨妈也放弃了补习。你以为他们就这样被困住了吗?还是没有。他们又盘下了一间铺面,开始做保健品。因为人缘好,可信任,很快有了许多熟客,每天只需要去店里坐着,反而比以前轻松很多。与此同时,女儿也归国恋爱、结婚,他们有了孙辈。我去看他们的时候,依然是乐呵呵的,日子不算富裕,但也不贫寒,始终是个普通人家的样子。
你要回顾他们的人生轨迹,无非也是上学、插队、工作、结婚、生孩子、下岗、再就业、吃饭、看电视、睡觉、再下岗、再就业、女儿结婚、抱外孙。和一开始我说的网友写的那条人生轨迹相比,可能下岗的次数多了一点,到现在都还没有退休一说。而且,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他们也依然是一户普通人家。
但在我看来,他们能做这样的普通人,过这样的普通日子,建成这样的普通人家,本身就是一件极为不凡的事情。因为他们要付出很多辛劳,应对许多时代变化,反复找寻生存之道,而且每一次都还找到了——才能拥有这种看上去很普通的生活。
在别人眼里,我可能在过着某种精彩的人生,拥有某种不平凡的际遇。而每次当我和小姨妈、小姨爹重逢的时候,我都会问我自己:在经历了所有这一切之后,如果和他们易地而处,我能否如同他们一样克服种种艰辛,拥有他们此刻的生活?我并不确信自己在连续两次下岗之后,还有第三次创业的勇气和本钱。
还有一个问题我连想都不敢去想:在经历了所有这一切之后,如果和他们易地而处,我能否和他们一样依旧保持乐观,家里还是欢声笑语?
觉得普通人、普通生活真的普通,那只是因为观察距离太远,目光总是投向远方。个人有高远的追求固然可喜,可是如果不曾低头看过脚下的泥土,这种追求怕也和空中楼阁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愿意近距离仔细观察一下,在那些生活的琐碎之外,还可以看到强大的意志、坚韧的精神,以及无可计量的付出。正因为有了它们,才能支撑起一个家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我在北京有一位固定上门的保洁阿姨,安徽人,话少,干活细致。她偶尔会偷偷用我的电子体重秤,因为它会自动同步体重信息到我的手机,但是阿姨并不知道。我们相互加了微信,上面的对话都非常简短:您明天能来吗?几点?谢谢!剩下的就是转账记录。不知道为什么,她每次收到工钱,都会回复三个抱拳的表情符号,有种江湖儿女的感觉。
她非常勤力,有时候5点以后临时请她来打扫,她也一定赶到,无非是要求我能让她给电瓶充电,否则电量不足以支撑她回到远郊的出租房。再用一下微波炉,让她热一下晚饭,先吃点补充下体力。她说她们几个老乡住在一起,一个月分摊500块钱房租。
今年过了十五之后,我想着她也该回来了,就发微信问她,没想到这一次她破天荒地写了一整句话回给我:“家里有事,上半年我不回来了,今年我要陪儿子备考,我儿子高考。”字句中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这也是我第一次听说她的家事。
再过几个月,安徽的某个考场里会坐着一位年轻人,他所做的事情落在纸面上,无非也就是简简单单的五个字:高考,上大学。和任何一段普通人的普通人生没有多少不同,接下去估计还是工作、加班、吃饭、看剧、睡觉……但我认识他的母亲,见过他母亲风里来雪里去。所以,我认为那场考试一点都不普通,需要母亲经过数百台微波炉,抱拳数千次,电瓶车跑过数万里路,才能把他送到那张桌子面前。
你要问我对普通人的普通人生怎么看,那我没有什么看法可以分享,也没有什么道理可以讲述,我只能告诉你这两个故事。如果一个人对普通生活不屑一顾,认为自己应该拥有更加精彩的人生,那么我会建议他/她好好再看一遍这两个故事。否则,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两种生活之间的选择,因为无论其中哪一种他/她都根本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