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这张图,联想到自己的日常打卡情况,再看看效率手册上的笔墨,简直是无法直视。
一直以来,工作的四项限,都没有很认真对待,尤其是重要的事和紧急的事。如果是几年前,我还会理解,应该要做紧急的事,但是,看了这几年的文章和相关博主的介绍,发现,只有把重要的事先给做了,才有可能把紧急的事也给处理了,倘若没有把这两个任务理清楚了,就是有再多的机会也会错过了。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所有的紧急事到头来都是因为把重要的事给搁浅了,对于一个即将30岁的人来说,连这点都不去认真对待,着实有些可怕。
就拿最近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来看,乳腺炎,因为在一开始就不重视每次吃奶后要及时疏通,或者是用吸奶器挤出来,也就不会当天就发生急性乳腺炎,不仅发烧,还要忍受乳腺炎的巨大疼痛感,而且孩子还喝了一周的奶粉,家里人也是忙得团团转。
这是生活上的事,还有的就是工作上,这个分不清,简直就是巨大的致命。
回想起来自己的工作历程,许多次可以成长的机会都放弃了,每次发生后,都没有做分析和统计,因此,我总是在原地犯错,比如统计数据,这个原本就是每天都该做的事,虽然我还有其他任务要负责,但统计其实不花太多时间,可是自己总是会觉得还有明天,还有下次,等到后面一起再做,就是这些“不良”的想法,导致每次都统计没有按时做出来,也就变成紧急之事,必须要在最后一天,熬夜赶工完成,不仅仅会出错,还会影响情绪,所以说,当一个人,对于手上的任务都不愿意去划分重要和紧急的时候,是会办错多少事啊!
尤其是在步入青年之际,不懂得区分轻重缓急,有再多的机会,也很难把握得了。
另外,看到这副图,我开始把效率手册捡起来,好好地把该做的任务,一个个对应起来,突然想到我的十年计划,已经好几周没有打卡了,这个重要的事到现在变成了紧急的事,带娃不是影响打卡最主要的因素,自己的态度和信念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每次遇到问题的时候,先想想现在不做的话,以后再做又是什么情况呢?或者说,如果这个事不是你在做,是另一个人在做,效果会不会不一样呢?是否结果会特别不同呢?又是否换做是别人,达到成功的步伐也会快些呢?
突然,想起了瑾Jean提到的,有人认为她的成功是幸运的,但是对于她而言,她说自己是把别人认为失败的那一部分放到努力上面,因此,你才会看到她的成功是如此地令人羡慕,但你又会知道她人是在别人背后看不见的地方做看不见的努力。(Jean 是8090澳洲留学的其中一名学生,那是我在13年知道的故事,后来她成为了全球四大的其中一名职员,再后来拥有了自己的公司,担任董事长一职。她曾说过,当初在职期间的拼命奋斗,给未来的自己创立公司帮了不少的忙。
因此,有的人,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明确地知道该在哪里使劲,该如何拼劲全力,把重要的事做到位,避免紧急之事发生,才会跑得更远,更快,也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