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的颠沛流离,见惯了烧杀抢掠的吕后一颗心变得越来越硬,她必须一击致胜,否则死的会是自己,她必须把权力牢牢抓在手里,稍稍松懈就是万劫不复。不用雷霆手段,怎能天下太平?
“人彘事件”
吕后不是没有想过做一个贤妻良母,安安静静地在后宫中相夫教子,可丈夫不爱她,儿子还小,外面的敌人太过强大,一个个手握重兵,无数谋臣良将虎视眈眈地盯着吕后和太子。吕后只能走到前台来,丈夫优柔寡断,就替他下决心,没有前朝势力相助就栽培兄弟子侄。吕后一直以为她和丈夫是同一战线的,刘邦没有因为吕后诛杀功臣说过她半个字,也默许了她培植外戚。吕后怎么也没想到在她皇后生涯中遇到最大也是最后的敌人竟是自己以为的“战友”——刘邦。
刘邦做汉王时陪伴在侧的是戚夫人,他当了皇帝后依旧宠爱戚夫人,他是真心爱着她的,长得美,会唱歌、会弹琴、会跳舞的艺术家——戚夫人,虽然和刘邦相差近四十岁,两个人却有着莫名的协调和相惜,在一起大叫大笑,大玩大闹,刘邦就在戚夫人身边才觉得开心,戚夫人是他真正意义上情感的伴侣。面对吕后,刘邦只能想到一桩桩棘手的政务,虽然吕后能帮他处理这些难题,可她更像一个大臣,不像一个妻子、一个伴侣,对着吕后和对着公务有什么区别?他找不到家的感觉。
皇位该传给自己心爱的儿子,而不是传给“大臣”的儿子。
他越不满意太子,就越喜欢戚夫人的儿子如意,多好的孩子啊,多像自己啊,多如他的心意。宫中传开了刘邦要废太子的“小道消息”,吕后慌了,很快又镇定下来,慌有什么用?想办法啊!
刘邦要废太子,先要找到大臣们商议,吕后躲在刘邦召见大臣的房间外偷听,寻找着蛛丝马迹。刘邦找来周昌,他最信任他,“周昌啊,我想废太子。”刘邦很直接地说。
“太子……是……国家……的根本……他……没有过错,陛下……一定要废太子……我……真……真……不敢听陛下的诏令。”周昌说话结结巴巴的,刘邦被他着急又结巴的样子逗笑了,看他很坚决,就不再提了。
周昌一出来,吕后就跪倒在周昌面前,吓得他没跳起来。
“别人都幸灾乐祸等着看我们的笑话,谢谢周大人仗义执言。”
吕后给他磕了个头离开了,她知道刘邦不会因为周昌一句话就打消念头。下一步该怎么办?她没有头绪,一个掌权者未必事事精通,但必须要懂得如何用人。她想不到办法肯定有人想得到,比如张良。
请张良来出个主意吧?什么?他不肯来?就把他抓过来!
吕后找来哥哥吕泽,让他去抓张良,他动作也快,张良被“请”来了。
“陛下要废太子,你有办法吗?”张良看了看吕后,他今天不想出个办法来,怕是走不了了。
“陛下一直想请威望甚高的商山四皓下山,却一直不成功,如果太子能请来,或许会有转机。”吕后想了想,明白了张良的意思,立刻亲自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准备了一大堆礼物派人送过去,商山四皓来得很快。
那天,刘邦宴请群臣,他想再一次提废太子之事,戚夫人一如往常,挨坐在刘邦身边,俨然一对恩爱夫妻,吕后习以为常,视而不见。太子入席,身后跟着四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刘邦从来都没见过。
“这四位是?”刘邦问。
四个人回答,“我们是商山四皓。”
刘邦吃了一惊,“四位先生,我几次请你们都不来,这么太子把你们请来了?”
“因为太子仁德,我们当然愿意来帮助太子。”
刘邦转头对戚夫人说:“我不能废太子了,太子是众望所归的。”
刘邦在意的不是周昌,也不是商山四皓,他在意的是臣子的意愿和百姓的意愿,全天下只有他刘邦一个人想废太子,他成不了事。
戚夫人第一次看到丈夫这样无奈又肯定地拒绝了自己,儿子当不了皇帝,她多次向刘邦哭闹,公开与皇后为敌。她针对的这位皇后杀了两个权臣,灭他们三族,有一个还被做成了肉羹,她知道自己完了,戚夫人忍不住哭了起来,又不敢在宴会上大哭,刘邦没有办法,“再为我舞一曲吧,我为你唱歌。”
吕后看到刘邦的无奈,戚夫人的眼泪,她知道自己赢了,你们再相爱又如何?总有一天要生离死别。戚夫人再得宠又如何?总有一天会让你生不如死!
吕后没有等太久,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崩逝,太子刘盈继位,史称汉惠帝,吕后一当太后,吕后把所有皇子的生母都扣在皇宫(除了薄氏),对戚夫人她没有客气,把戚夫人的头发全都剃光,铐上枷锁,穿上囚衣,让她天天舂米,你不是美吗?不是柔弱吗?我看还有谁来看?
戚夫人作为一个艺术家就算如斯境地,她还是一边舂米一边唱歌,“儿子做了大王,母亲做了囚犯,天天舂米,死亡不远了。”
她的歌没让儿子如意听到,先让吕后听到了,我饶你不死,你还不满意?你还想到赵国当王太后吗?你儿子是王又如何?我儿子是皇帝,你以为你儿子能救你,我就让他死在你前面。
吕后召回赵王如意把他毒死而美貌的戚夫人,被剜眼、削耳、毒哑、砍掉四肢,丢在厕所里,取名“人彘”。
吕后饶有兴趣地请惠帝一起观看这个“人彘”,惠帝从来没见过如此血腥残暴的场面,回来以后一病不起。
“你是我的母亲却这么残暴,我怎么能做一个君王掌管天下?”惠帝问吕后。
吕后不以为然,“天下之所以以你为尊,是因为你有最大的权力,如果不杀了自己的敌人,让他们有机可趁,还轮得到你来掌管天下吗?”
吕后的心意不会随意改变,惠帝没有办法劝阻只好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
临朝称制,杀刘封吕
惠帝面对这样一个残忍、控制欲极强的母亲,他只能装聋作哑,他的本性并非如此,在极度抑郁的心情下,公元前188年,汉惠帝刘盈崩逝。吕后找来惠帝一个三岁的儿子继位,史称前少帝,此时的吕后是实际意义上的帝王,她直接临朝称制,自己的诏令就是皇帝的诏令。她坐在皇帝的宝座上,看着满朝文武向她跪拜,没有一个人敢反对,因为谁都知道吕后在权力面前从不和任何人讲道理,谁敢反对挑战,只有死路一条。
吕后不允许任何一个刘邦的儿子对她有意见,他们个个娶了吕氏女,吕后当道,吕氏女们趾高气扬,丈夫的命都握在他们手上。
赵王刘友不喜欢他的妻子吕氏,时常冷落她,吕氏一怒之下报告吕后说,刘友不满吕后称制,等吕后一死就要灭吕氏家族。吕后不需要调查,她不讲道理,立刻召赵王刘友进京把他关在府里,不给吃不给喝,几天之后刘友就被饿死了。
吕后又让刘恢当赵王,刘恢心情能好吗?哥哥被饿死,老婆天天指着自己的鼻子骂,“你敢不听我的,我一句话就能要了你的命。”
刘恢心想我也算个皇子,一国之吃王,凭什么这样对我?我死了算了就自杀了。吕后看他这么没骨气,取消了他儿子的世袭权。燕王刘建一看不对劲,这是要轮到我,他赶紧哄好老婆,向吕后表忠心,可他儿子不理这些,血气方刚的,“吕后凭什么杀这么多人?她是祖父的妻子,只是一个女人,凭什么?
凭我有权啊!吕后又把燕王的儿子杀了,那么下一个谁做赵王呢?吕后想到了代王刘恒,下诏让刘恒去做赵王。三国演义里,吴国都督属于“高危”职业,上任一个死一个。吕后时期,赵王属于“高危”王位,上任一个死一个,从刘如意到刘友到刘恢,当了赵王就是个死。刘恒肯定不愿意去,他上书吕后,“母亲,儿子不孝,担任不了重任,我愿意在边疆为母亲抵御匈奴。”
吕后看平时刘恒还算听话,一口一个母亲的叫着,刘邦没多喜欢他的生母,匈奴确实是大患,那就算了吧。
刘姓王杀得差不多了,许多王位都空缺出来了,吕后要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封吕姓王。她问丞相王陵,“我能不能封吕姓王啊?”
王陵回答说:“高祖在世时,有‘白马盟誓’,异姓不得为王,太皇太后不听先帝的吗?”
吕后笑了笑,“行行行,你是丞相。”你了不起,不让你当丞相行了吧?
她把王陵调职太傅,官位高升,没什么职权,换上同意她封吕姓王的臣子做丞相,在她生命最后的两年,吕后封了四位吕姓王。
功过留待后人评
吕后掌权时期,皇室内部斗争确实激烈,可百姓的生活还是安定的。吕后废除了许多秦时苛政,取消了连坐,启用黄老思想统治,与民休息。
匈奴单于写了一封信来挑衅,“我的妻子过世了,你的丈夫死了,漫漫长夜这么寂寞,我们两个凑一对吧?”
这封信不但粗俗下流,而且非常侮辱人格,戚夫人唱了首只字未提吕后的歌,吕后就能把她做成人彘。看到单于这封信吕后把他煮了的心都有了,能煮吗?不能煮,因为打不过啊。
吕后忍了又忍,国家没有力气再打仗,百姓也没有力气再逃亡,她攥紧拳头送上宗室的公主和礼物。
答复单于,“我已经老了,怎么配得上单于?公主正当妙龄,正好去侍奉单于,送上礼物,希望你们夫妻和顺。”
面对外敌,吕后没有逞一时之气,劳民伤财。我现在不动你,不代表我的子孙后代动不了你。
刘邦弥留之际,吕后问他丞相的人选,“萧何以后可以用曹参,草参以后可以用王陵,王陵不够聪明可以加上陈平。”
吕后听了点点头,她几乎杀光了刘邦的儿子,可刘邦遗言里用来当丞相的人选,吕后一个未动,继续重用,全都厚待。就算王陵不让她立吕姓王,她也只是提高了王陵的官位,继续厚待。吕后知道这些人可以安定一个国家,百姓并不在意谁当皇帝,在意的是谁能让他们好好的活下去,吕后不只是一个凶狠残暴,杀人不眨眼的暴徒。
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重,她把她可以调用的兵权分给侄子们,自己快不行了,她也猜到刘氏皇族对吕家怎样报复,她只能用自己最后的力量帮他们了,“谁也不要为我送葬,我都死了看不到这些虚礼,你们各自保命吧。”
吕后留下了对吕家的担忧,却没有留下一句给刘氏家族的话。不知道她在生命最后一刻有没有后悔过自己所做的那一切?拥有无上权力的吕后,闭上了眼睛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