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网游毁掉的孩子》的作者是一位父亲,当他看到一则网游少年持刀抢劫的新闻后,有感而发,痛斥了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而他的儿子也曾因深陷网游不能自拔,耽误了学业,最终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
在青少年的个案中,我接触过不少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不愿上学沉迷于网络。期中男孩子居多,大多数在打游戏。
到底不愿上学在先,而后沉迷于网游,还是沉迷于网游后,学业变得困难不愿上学。两者互相加强,变的难以分清。
虽然我没玩过网络游戏,但从来访青少年的描述中可以感受到,其中的世界“很精彩”。前一秒还无精打采,一副被父母审判、做错事儿的样子,后一秒,当咨询师向他们“请教”网络游戏时,他们的眼睛马上露出光彩,神采奕奕地讲了许多。
在那个世界里,他们想成为谁就成为谁,想过哪样英雄般的生活就过哪般,想得到什么装备花点钱就唾手可及。
高自尊、幻想无所不能、被艳羡和崇拜、被需要,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学校还是家庭,得到都困难重重的东西,在网游中轻而易举地实现了,这对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被网游毁掉的孩子》一问中家长的矛头直指是游戏惹的祸。对此我并不完全认同。商家做产品逐利益,无可厚非。商家不是慈善家,虽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但不能违背商业的本质:提供需求的产品,获得利益最大化。
倘若深究现今孩子沉迷网络的原因,我认为还可以从其他几方面考虑:
【为什么正确的道理对青少年没啥用?】
因为青少年处于自我意识觉醒的阶段,他们常常觉得必须向世界显示自己已经长大。这个时期如果父母和老师能够调整一下之前权威一言堂的做法,放低姿态,多赞扬和鼓励青少年,多向他们学习,多倾听他们的心声,甚至有时征求他们的意见、请他们帮忙……这会帮助十几岁的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独立感和存在感,也会使他们获得潜在的心理满足,而非依赖网游实现。
但接触下来,我发现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家长,依然停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上,看起来是沟通的态度,实则还是一种灌输。在灌输的背后,我们的家长总是秉持着一种理念:我比你知道得多,我在为你好。
而青少年最不吃的就是这一套:不觉得你比我知道的多,我要走自己的路,谁要你为我好。
于是一边在苦口婆心,辛劳苦劳;一边感到得不到理解和尊重,关起了耳朵。
我们的家长最难克服的一个问题是,内心真的相信孩子是比我们更高级的物种,以“未知”的眼光看待他们,因此我们总是倾听得不够,请教的不够,用心感受得不够。
【学习以外的活动量太少】
中考和高考的压力大如山倒,于是认为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课本上的知识+培训班,这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太狭隘、枯燥了。中考和高考的升学压力只是他们人生中将要面临的众多压力之一二,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帮助他们借用中考和高考这两件事儿,学习如何克服困难,管理时间、寻找途径,在压力中取胜,成为宝贵的人生经历。
尽管学习很重要,也只能成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学会生活,生活比考试更重要。在家庭里,整理自己的房间、洗自己的衣服,收拾自己的物品,承担一部分家务。在外面,参加运动,发展兴趣……都是这个年龄段孩子须要去做的。
我们对孩子学习以外的生活不够重视,对他们在其他方面的优异表现发现得不够。
上学和上培训班,孩子大多在被动接受,按要求完成任务,这一过程缺乏主动创造的机会。而就算整理一下自己的书柜,孩子也可以把想法和美学的视角融入其中,整理出他自己特色的摆放样子,这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缺少了学习以外的各种活动,孩子满满的创造力无处安放,只好在网游中任意挥霍。
学习任务要完成,学习之外的整理、家务、运动、兴趣也必须要完成。把两者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作要求,估计孩子忙得没时间打游戏了吧。
【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法规和技术布局已迫在眉睫!】
《被网游毁掉的孩子》一文中的父亲,提出了一个建议:“未成年人玩游戏只能玩多久,时间一到就断掉”。实际上在呼吁家庭以外更高层面的力量的协助。
青少年网瘾问题越来越多,日趋严重,这大大影响了青少年的成长和青少年家庭的幸福指数。从颁布法律条例到技术研发,帮助孩子对网游说不,帮助家庭走出困境,相关部门可以行动的空间还很大。
在国外,已有现行先例。
美国的《儿童互联网保护法》和《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要求对13岁以下的儿童的上网行为做出限制。
德国的《青少年媒体保护州际协议》和日本的《完善青少年网络利用环境法》都在明确各方的责任和处罚办法,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互联网不良信息带来的伤害。
除此之外,各国通过技术手段,如软件拦截,引导青少年安全上网。在芬兰、法国等国家,家长们可以使用免费的拦截软件,实施家长网络监控,过滤和删除网上不良信息。
内容分级近年来也被广泛运用到游戏内容。美国的采用ESRB游戏分级方式,英国和韩国推行了mv网络分级审查制度,使得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受到保护和限制。
青少年本是朝气蓬勃的。而沉迷于网游,把大量时间花在虚拟世界中,不该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和精神支柱。家长、社会、有关部门有责任为他们提供更适合的外部环境,助力他们的茁壮成长。
毕竟,少年强,则中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