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肌酐和肾小球过滤率
1) 为什么用肌酐来测定肾小球过滤率
1) 肾脏是肌酐的主要排泄器官。肌酐的分子量小,由肾小球滤过后经肾小管排出体外。
2) 人体每天产生的代谢废物有很多,但只有血肌酐每天产生的量是相对恒定的,排泄途径也是相对单一的,影响血肌酐水平的只有肾小球的滤过能力。
3) 所以说,医学上用血肌酐浓度来反映肾功能,如果血肌酐升高,就意味着肾小球的滤过能力下降,也就是说,肾功能下降了
4) 但也有特殊情况
1) 比如说老年人,肌肉萎缩,代谢缓慢,每天产生的血肌酐很少,即使肾功能很差,血肌酐也不会太高。
2) 还有一种情况,年轻人肌肉发达,代谢旺盛,如果再大量摄入高蛋白食物,或者蛋白粉等,每天肌酐产生的量就会较大。这种情况,即使肾功能不差,血肌酐也可能升高。
3) 为了解决这个误差,专业上用血肌酐值结果年龄、性别、体重等计算肾小球滤过率来判定肾功能水平,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
4) 当然,判定肾功能的金标准是肾功能显像。
2) 肌酐的来源,分为内源性肌酐和外源性肌酐
1) 内源性肌酐来自于自身肌肉的新陈代谢
2) 外源性肌酐来自于肉类食物在体内的代谢
3) 一般来说,人体自身肌肉的代谢是稳定的,如果饮食习惯变化不大,肉类食物的摄入量也稳定,那血肌酐的生成是比较恒定的。
3. 尿蛋白
1) 尿蛋白是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正常情况下,肾脏滤过膜可以阻止大部分蛋白质进入尿液。
2) 尿蛋白阳性提示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是肾功能受损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