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卫是我最喜欢的演员。
他年轻时主演的邵氏武侠片,则是我最迷恋的电影。
我们称呼年轻的姜大卫为小姜。小姜可能并不太为当今的影迷朋友所熟悉。现已年近七旬的老姜这些年已经很少在荧屏露面,前两年他在湖南卫视播出的一部青春偶像类型的古装戏《天涯·明月·刀》中扮演了一个主要角色,再往前为人熟知的只怕就是《九阴真经》了。但那也不是我们这代人的记忆,而我要讲的也不是中姜、老姜。我只要讲小姜——在邵氏黄金年代里长歌短铗、绝代风华的小姜。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邵氏武侠片如风卷残云般迅速占领了香港各大院线,而扛起这杆大旗的导演首推张彻。张彻,是香港第一位票房过百万的导演,他个人经历传奇,作为导演独创阳刚武侠一途且将之发挥到极致,被称为“香港电影一代枭雄”。其门徒桃李芬芳,吴宇森、午马是他培养出的导演,有号称“五虎将”的姜大卫、陈观泰、狄龙、李修贤等人,更有“三十六房”张家班。这许多弟子中,姜大卫不一定是最出色的,但是绝对是最“奇崛”的。
小姜其人,身材不过凡凡,甚至有些削瘦,绝不是武侠片中那种典型的阳刚壮美的大侠——这是狄龙。但是时至今日,他仍然拥有可观的影迷群体,其粉丝称其为“尊”。
那么,姜大卫为什么会有如此庞大的影迷群体呢?
主要是因为他在荧幕中独特的个性。
他在1973年曾获得亚洲影展具有现代性格男演员奖。他在电影中的个性演绎绝对不亚于周杰伦在音乐风格上的突破。有人说他们长得像,但是我觉得这是他们最像的地方。
小姜的青春都封存在张彻的阳刚武侠中。小姜虽然童年时就已经出道从影,但是最开始在邵氏并不受重用,他由其兄介绍入邵氏充当一个龙虎拳师而已。
但是慧眼识珠的张彻发现其功底扎实,大胆启用他担任男主角。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小姜在为他量身订制的电影《游侠儿》兄担纲主角,成功演绎了一个顽皮不羁的少年侠客,一夜成名。同年小姜马不停蹄地出演了《报仇》中的关小楼,斩获了第十六届亚洲影展的最佳男主角,成为首位亚洲影帝。
之后,《十三太保》、《新独臂刀》、《马永贞》和《刺马》等均为其代表作,奠定了其一代武侠巨星的地位。
絮烦了这么多,还未说正题。小姜的魅力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想是这样。
小姜的笑
张彻的影片,阳刚而壮烈,本不是谐剧。而小姜却天生爱笑,往往一出戏就要笑许多次。据说张彻曾规定小姜一部电影只能笑一次,但是我印象中小姜的每部电影都不可能只笑了一次。
张彻的武侠按理无须太多笑容,因其本为讴歌壮士赴死,主题慷慨悲凉。但小姜在电影中“笑个没完”,可见张彻并未过分禁止小姜的微笑次数。又可见,小姜的笑并非滥竽充数,反而是对影片有所俾益的。
他的笑自然而发。在《游侠儿》中,他笑了不下五十次,俘获了不下万员少女的心。他的笑是蕴含着言语的笑,是在说话的笑。这些笑,有在《游侠儿》中俏皮活泼的笑,有在《十三太保》中玩世不恭的笑,有在《新独臂刀》中略含苦涩的笑……
闭上眼,我脑海会逐渐凸显一个瘦削倔强的身影。他冷俏的面容在黑夜中不甚清楚,然而慢慢有一丝笑容,那笑,影影绰绰,若有若无。突然,如明亮的刀锋一般,刹那绽开,闪耀了黑夜。
小姜的眼神
小姜是单眼皮,眼型狭长,棱角分明。他的眼神似乎存在着一种天生的忧郁。这和他爱笑的习惯行程了巨大反差。所谓“明媚的忧伤”说来俗气,也大抵是这个意思。在《新独臂刀》中,他扮演一个少年成名的侠客雷力,在为人迫害后失去了右臂,他偶然结识了另一位同样年轻的侠客封俊平,封俊平为了江湖道义同样遭到奸人毒害,不幸身死。整个后半部影片,小姜的双眼如含恨火,燎烈炽热。《新独臂刀》的那张宣传海报最能说明这一形象。
一名左手刀客,一身白衣,面容紧绷,独手齐肩倒握着刀柄,一对冷目只有复仇的颜色和光芒。
小姜的优雅
《游侠儿》中的小姜动如脱兔,《新独臂刀》中的小姜是复仇烈火,而《马永贞》中扮演谭四爷的小姜可谓是雅得别致。只消说他捏烟卷的动作便可一见。张彻特意给他在这部戏中增加了道具——烟卷。小姜在影片头中戴鸭舌帽,西装革履,香车代步,已然呈现出一派大佬风范。加上抽烟这个镜头更生画龙点睛之妙。只见他伸出手臂,轻拈烟卷,仿佛拈着一位角色美人的香葱玉手。而小姜之手,也不是一般的手,手指颀长,皮肤细腻无瑕。这烟,也是纤长洁白。这二者结合,简直是美到极致,雅到极致。张彻在这部电影中给了小姜充分的特写,将小姜优雅的气质发挥得淋漓尽致。
小姜的动人之处,肯定还有很多很多,我只是个肤浅的观众,所以只能用一颗对电影炽热的心对他的表演进行外行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