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笔者分享《时间的朋友2017》中收获的有关市场的几点思考,本文中,笔者将从产品经理视角出发,分享四个与用户有关的思考。
二、对于用户的思考
1、不同时代的人信息接收带宽不同
演讲中罗胖描述了一个学霸写作业的场景:做作业的同时听音乐,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进而引出了一个让我深深震惊的洞察:不同代际的人信息接收和处理的带宽不同。当时真的有如电击,以前曾在文章中感慨,父母操作电子产品时会选择性无视文字信息,也就是明明弹窗提示了应该如何操作,但是因为对弹窗的概念不熟悉,父母甚至都不会看到弹窗提示的文字,愣愣的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笔者当时的结论是,父母因为对交互形式的陌生选择性无视,同时也有可能因为点击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而深感迷茫,而罗胖演讲中的信息接收和处理带宽可能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产品经理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理解用户的认知模式,跟不上用户不得改变。作为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时刻保持与新技术,新用户,新模式,新产品密切联系,每个产品都都需要深刻理解用户,清楚痛点,熟知用户操作习惯,而信息接收和处理的带宽不同可能导致设计产品时出现极大的代际盲区,我们以B站中的弹幕功能为例,这个功能很符合年轻用户的信息处理带宽,他们把观看内容和交流信息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重叠,而对于70后,甚至是一些80后的产品经理来说,弹幕简直就是一种对内容的极大干扰,根本没办法看清楚弹幕文字后面的内容,更别提同时兼顾弹幕内容,而实时添加弹幕交流互动简直难以理解,而从信息带宽的角度去理解就变得很容易。当信息的接收和处理带宽出现差异,很可能极大限制产品的交互设计和流程设计,如罗胖所说,父母不会理解我们为什么可以在多个微信群众任意穿梭,也如马化腾所说,我们什么都没有错,可能只是因为我们老了。作为一个产品人,深感焦虑。
2、新接入互联网的用户需要新的连接工具?
罗胖的演讲中播放了一个短视频,高压电养护工人在高压电线上吃饭,睡觉,行走等,罗胖的结论:首先,以前看不到这些画面是因为央视的记者爬不上去,其次,这些新接入的用户需要有新的链接工具。但是,笔者认为,这个过程可能说反了,因为技术升级,出现新链接工具的可能性,而已有的平台已经霸占了大量的流量黑洞,所以需要新的平台和工具去让新入场的用户刷存在感。《参与感》中曾经提到了微博让公众第一次有了社会事件的话语权,从微博的用户群来看,微博的第一批用户是明星,接着是大量的粉丝涌入,而微博的二度崛起是扶植了大量优质内容的中小V,这两波发展过程创作者多是一二三线城市人群,他们最早链接到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而随着4G网络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我们看到了视频,直播,大型网游的快速崛起,再到短视频,我们都知道,创作长时间的内容难度较大,于是短视频又成为了风口,它既满足了用户碎片化时间的消费需求,也降低了创作门槛,同时,如前文中所说,大平台已经流量大户们占据,那么一定会有心的产品创造出新的渠道为新用户崛起铺路。一个市场已经饱和,那么创作者会需要新的平台展示自我,而用户也会因为麻木而尝试新的产品和服务,需求永无止境,用户一直在变,只看你的产品可以抓住本质,毕竟每一门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
3、赋能和内容经济
内容经济,知识服务近些年特别火,相关产品很多,如罗胖的得到APP,吴晓波频道,樊登读书会,混沌研习社,喜马拉雅,荔枝直播,千聊直播,一元听听等,大量的创作者参与到了这一波内容创业的大潮中,罗胖的演讲中提到了两个字“赋能”,是指企业为员工赋能,企业搭建平台,员工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参与创业孵化,但是,近一年的文字创作让笔者深深感觉到,内容创业实际上就是经验和创意的共享经济,职场老司机,有专业特长者,拥有特殊经历的人将这些共享出来,让,帮助后来者少走弯路,同时,这个过程也是平台和创作互相赋能的过程,举个简单的例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一个产品经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据悉2017年7月完成A轮融资2250万元,这是一个典型的双向赋能的案例,平台汇集优秀的产品经理,以文字和在线课程的形式为新人产品提供经验和结构化产品管理方法,你可以在平台上看到大量的BAT高薪产品或高级产品在编辑内容,平台还可以通过年度活动让这些KOL为其朋友圈疯狂打call,为平台赋能,同时,平台通过专栏作家,起点讲师,年度优秀产品经理等title为中级或高级产品经理们赋能。
一个优秀的互联网产品可以在不同维度上为用户赋能,抓住用户的高级诉求(社交和自我实现),为其提供服务,就内容类产品来说,可以拓展的方向还有很多,笔者后面会尝试写一篇关于文字类内容产品的设计思考总结,通过分析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简书等平台,分析创作者心理和平台成长体系设计思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4、流量思维vs超级用户思维?
罗胖的演讲中提到对于付费用户的态度问题,进而引出了流量思维和超级用户思维,笔者认为,这只是看用户的角度不同,一个是看用户的数据的大趋势,一个则是如何为付费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差异化服务,其实彼此并不冲突,这种思维在传统商业中就非常多见,付费用户也未必是超级用户,因为根据用户的付费总额的差异,存在着超级用户等级的划分,我们以机场为例,买了机票的用户理论上都是罗胖所说的超级用户,但是头等舱和超长里程数的vip客户就可以享受到不同的服务。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市场基本已经没什么增量,所以需要将每一个用户当做潜在超级用户去挖掘,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锁定他们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贴心服务。所以笔者认为,从流量上,可以分析出趋势,绘制出粗略的画像,而为如何完成游客-注册用户-注册付费用户-注册长期付费用户这个过程才是关键,至于所谓的超级用户思维并非那么重要。
一直感觉罗胖的产品(得到,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在做价值观传递(干预),也就是同一种令人认同的价值取向来影响用户的行为,在演讲中那句“彼此感到荣耀”让人特别激动,而感动一波后直接让大家分享朋友圈,可谓干得漂亮,影响力运用可谓恰到好处。
下一篇文章,笔者将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出发,分享罗胖跨年演讲给我带来的四个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