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最令人焦灼的,除了论文,无疑就是工作了。当然,已经确立今后发展规划的人除外。这是每个要过渡到社会生涯的人所必须要经历关卡。其实,职业规划这件事,本应该在我们生涯开始就该确立的,并为之贯彻到底。有人会说,我怎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未来的事我哪里说的准。可是,如果最早不能有方向的话,人生的走向只会越发迷茫。比如,就拿我来说吧,小学时候,我曾梦想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周记作文里如此写到,想必不会是为了敷衍作业,某种程度上必然是出于真心,因为学语文让我快乐,朗读令人愉悦,我想把语文带给我的乐趣传递给更多人,可后来我变了,我发现自己脾气暴躁,对待弟弟妹妹的疑问很没有耐心去解答,于是周围人纷纷说道,我这样的人是做不了老师的,我也开始暗示自己,自己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成为老师,因为好像自己并不能令人如沐春风。这应该是我对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否定,以致到了大学,我也从没有考虑过去考教师资格证。
我热爱文学,但高中还是执拗的选了理科,物理怎么都弄不通。磕磕绊绊撑到大学,到了自己再次可以自由选择的时候,我又舍弃了自己情有独钟的英语,选了听起来高大上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再次与文学,与专业英语相行甚远。这一些列的恶性循环,不是对自己未来规划不够明确又是什么呢?
2017年临近毕业,考研失败,到了不得不直面现实的时候。我想过做翻译,因为大学期间学日语考了一级证,但是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清楚的。于是便一心陈仓暗度,找份自己游刃有余并且心向往之的工作干着。我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书店了。有书便离我的理想不遥远,幸运的是我进入的是一家机场书店,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机场书店固然被商业二字包裹的严严实实,但似乎还可以说保留了书店的原始本质,从数量上讲卖的最多的还是书。早晚两班,做四休一。排除同事间的偶有分歧,宿舍生活的些许不便。生活还蛮快乐。日常追星,心怀梦想,手有余资,这大概就是刚毕业人的无忧心境了吧。最愉快的是,机场人来人往,形形色色,萍水相逢,自有其乐。
八个月后,为了让理想插上翅膀,我还是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