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everfight 整理摘录,隶属于“乐读社一周一书”专题。欢迎关注我的豆瓣:everfight
最早知道万维钢老师还是看他的“学而时嘻之”博客的。他博客中的观点时常让人耳目一新,但是一篇篇的看博客未免太过于零碎化。这本书恰巧把万老师的观点进行了很好的梳理,文章涉及的学科十分宽泛,但是读起来却十分通俗,让我们从科学的视角解读我们身边的一些事,极大的开阔了我的视野。
下面是我摘录的内容精选:
蒙洛迪诺说,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世界上科学家很少,你猜绝大多数人使用什么机制思考?每个人都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我们不但不爱看,而且还会直接忽略,那些不符合我们已有观念的证据。
当你年轻的时候,你看着电视就会想,这里面一定有阴谋。电视台想把我们变傻。可是等你长大一点,你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儿。电视台的业务就是人们想要什么它们就给什么。这个想法更令人沮丧.阴谋论还算乐观的!至少你还有个坏人可以打,我们还可以革命!而现实是电视台只不过给我们想要的东西。
约翰逊号召我们改变对信息的消费方式。他提出的核心建议是:要主动刻意地消费,吸收有可能修正我们观念的新信息,而不是吸收对我们现有观念的肯定。
如果是两个理性而真诚的真理追求者争论问题,争论的结果必然是两人达成一致。换句话说如果争论不欢而散,那么其中必然有一方是虚伪的。
概率论最基础的思想是,有些事情是无缘无故地发生的。认为凡事都有目的,是普通人思维区别于科学思维的根本之一。
格拉德威尔说,一般有创造性的人物,都要有点特立独行的气质:你要敢于做一些社会上通常认为不应该做的事。你不是去适应这个社会,而是让这个社会去适应你。他们追求取胜,他们根本不追求别人的喜欢。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
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
不同研究者和作者对“刻意练习”的具体内容有各种解读。这里我把我所了解的内容综合起来,去除一些不重要的,总结成以下四点:
1.只在“学习区”练习;
2.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
3.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随时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4.练习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世界上最好的高尔夫球球手,最好的国际象棋棋手,他们的比赛水平肯定超过自己的教练,可为什么他们还要请教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练能在训练中以旁观者的身份提供即时的反馈。
一直到2005年,“刻意练习”概念的提出者埃里克森(K. Anders Ericsson)领导的小组研究[33]表明,决定性的因素不是学习时间,而是学习环境。
我们再次发现所谓“一万小时”实在是个误导人的概念。练习时间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关键是你“刻意练习”——哪怕仅仅是“单独练习”——的时间。哪怕你每天的练习时间跟那些将来要成为演奏家的同学一样,如果不是单独练习,你也只能成为音乐老师。
小时候应该寓教于乐,年轻时代应该充满阳光地挥霍一下青春,中年以后应该好好享受生活。但是对于某些不想当普通人,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的人来说,输了起跑线就没有机会参加后面的比赛了。
跑步和练武对人身体素质的提高都非常有限,读书却可以极大幅度地提升人的思想内力。这种内力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见识。
人脉的关键不在于你融入了哪个圈子,而在于你能接触多少圈外的人。
万维钢老师出身物理学科班,接受了良好的理科教育。但是后面还是辞去了物理学教职。他说他经过这么多年,他认识到在物理学届没法做出惊人的成就,最终放弃。真的很佩服万老师,他并没有像普通人那样畏难,而是在付出了很大的力量去尝试探索,在看到自己能力的“缺陷”的基础上,审慎的做出了这常人看来很可惜的决定。他了解自己,懂得舍得之道,这样的人生真的让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