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应把握“干事”的三个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苏时强调基层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运用,以学促干,关键在“干”,党员干部要着重在“干事”的三个维度上下功夫——永葆干事初心、锤炼干事动力、秉承干事理念,将理论的高度有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践深度,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永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干事初心。“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导向和旨归都是为了人民、造福人民。党员干部只有树牢“为民干事”的学习观,才能有“干事为民”的工作观。主题教育要重点讲深讲透党员干部“为谁干”的深刻道理,讲细讲活党自成立以来“民为贵”的优良传统,把好党员干部思想之舵,筑牢“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信念之塔。胸怀人民投入学习,心系群众开展工作,党员干部应把人民关心的事做到群众的“眼皮下”,把人民向往的事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家门屋舍,聊进群众心间,查民情、访民意、解民难,从群众的“牢骚话”“抱怨语”“叹气声”中听到、听懂、听全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制定出更多让人民满意、心意、乐意的好对策,努力为人民的事业做出贡献。
锤炼“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干事动力。党员干部要有“知其全貌而后担当”的精神和品质,而不是对工作的难点痛点堵点一知半解,就空喊前进、盲目乐观,而是明确自己工作的“责任田”,对照目标任务,查找工作盲点,仍然胸怀“事不避难”“逢山开路”的干劲、闯劲、韧劲。也要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勇气和担当,增强敢干、想干、愿干的精气神,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迎难而上,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干事动力推进新时代党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
秉承“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干事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党员干部要秉承“马上干、抓紧干”的工作习惯,不拖沓、不延迟、不推后,把工作“提早干”,做好心中“预先干”,以高质量工作推进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向往。同时,要发扬“干到底、干到好”的干事精神,摒弃“60分万岁,多1分浪费”的错误思想,发扬“工匠精神”“钉钉子”精神和“一百分精神”,锚定工作目标,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更要秉持“一起干、聚力干”的干事思维,加强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和特长,汇集资源、凝聚力量、形成合力,打开干事创业新天地,推动实现工作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