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是一个从小没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她拥有一段天真浪漫可爱美丽的童年,是和外婆一起度过的,那时候外婆是她的全世界,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从未得到过像外婆给她那样纯粹的爱。在外婆陪伴她四岁到七岁的童年时光里,小陈说那是她所经历的所有人生中唯一确定的爱。
在八岁那年外出务工的爸爸妈妈把小陈从外婆家接走了,面对陌生的爸爸妈妈,陌生的两个弟弟,她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这一切。对于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好像世界崩塌了一样。迎面而来好像就是爸爸妈妈说你是姐姐,你要让着弟弟好吃的,好玩的要先给弟弟,而爷爷奶奶也并不喜欢她,奶奶重男轻女,觉得她迟早都是别人家的人,似乎从里到外都不怎么喜欢她。
随着时光的流逝,终于到了初中,记得那是在一个周末放假的时候,小陈,回到家里听到忙于农忙的妈妈说,妈妈的身体最近不是很好需要吃一些葡萄糖,作为那个时候本不富裕的家庭,要扶养三个孩子,那是一充斥这贫穷的家庭,在下一个周的时候,小陈就把自己的生活费偷偷的存下来,去超市找到买东西的阿姨,买了一大袋葡萄糖粉,她急忙的跑回家去兴高采烈的对妈妈说,妈妈,我给你买了一包葡萄糖粉,妈妈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示意她放在那里。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星期,小陈高兴地回到家中,她正想着能为妈妈做点什么,而感到十分的高兴,可是现实并非如此,当她回到家的时候,她看到自己上个周买的葡萄糖粉,被扔到了垃圾堆一角,迎面来的就是妈妈的抱怨,你买的这个东西是什么?是不是过期了?我感觉我喝了之后脸上都长了疹子,小陈没有说话,只是偷偷的跑到一个角落里,失落的望着天空的一角。她的眼泪顺着脸颊一颗颗的流下,没有人知道她为什么哭。
从那以后,小陈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从来不学习的他突然像发了疯一样,使劲的学习,她曾跟我说他疯狂学习的目的就是要离那个家远一点。我一开始非常的纳闷,可是小陈却对我说家对于一些人来说是温暖的港湾,但对一些人来说是苦难的开始。就这样,时隔67年,她好像也做到了,现在他在某某大学就读,虽然现在遇到一点挫折,但是我感觉她还是会站起来的 。
这样看来好像她似乎哪里都很好,但是我深知他是一个情感上具有恐惧症的人,20岁的她不谈恋爱,她曾对我说,她不是不相信爱情,只是不相信有一个人会爱自己。她也不交朋友,无论到哪里?她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我觉得她可能也不是不相信友情,只是不相信有人会和自己成为朋友。还有一点令我特别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大概就是她的父母一般不会打电话给她,然后她也不会给父母打电话,她们一年的通话不会超过十个,除非有事。
她也很少向我提及其她的家人,在这个善良的女孩子身上我看到她对爱的渴望,也看到她对爱的倔强,她对爱情的渴望,大概是希望有人可以无条件的爱自己,她对爱的家将大概就是远离所有人,以爱的名义伤害自己。可能时隔多年,他依旧介意妈妈从不把她的付出看在眼里,也从不回应她的爱。可能她依旧难过,奶奶重男轻女所说的一些话,可能她依旧忘不掉同学们,因为家里穷,给她起外号,鄙视他的那些事。可能她依旧也放不下,作为山区寄宿的孩子,拥有厚重的行李,而爸爸妈妈却从来没有准时的出现在校门口,接她回家。
我最想对她说的不是放下,而是希望她能够快乐,能够快乐的去面对友谊,能够勇敢的去面对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