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晚上,李镇西老师在QQ群里给我们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把好书化作自己的灵魂》。因故没能当时听,好在可以回放。翌日中午准备听起来,只是没带耳麦觉得不是很清晰。心想待找来耳麦认真听听,并好生做做笔记。
26日得空,准备好好慢慢欣赏。于是准备了本子和笔,当然也准备好了耳麦。打开手机,找到“新网师”公众号,看看有没有文字版的。这一看,不好了,便出岔子了。
首先是浏览了李镇西老师讲座的学员精彩发言。接着不知何故便被榜样作业打扰了。《由“主体性神话”谈开去——论教师专业成长中学理的缺陷》,这个标题,一看便知专业,难怪成为榜样作业。这是一篇标准而专业的论文,虽然我不能完全看懂,却为这专业与勤奋精神而震撼。文后还居然附有一文——《在书写中获得清明的智慧和前行的勇气——读朱静老师的过关大作业有感》。感言中说,“满满20页,可见其精研的厚度”。的确如此,没有“精”与“厚”,是写不出如此专业而又令人震撼的文字的。
此外,还忍不住看了一篇网师笔记——《“批注式”——一种教师专业阅读策略》。这是一个九零后帅哥,与前一个美女一样,都是硕士,只不过前者是教育,后者是法学。法学硕士教初中语文,看来必成高手。短短半年时间,读书批注170余篇,近20万字,确实是一个勤奋,令人点赞的人。
只是,我仍然找不到北。
作为70年代出生的孩子,因为家庭孩子众多,要想能够有课外书读,对于一般的农村孩子来说也许是一种奢望。我就属于其中一个奢望的人。因此自从小学、初中、师范,一路走来读的书堪称屈指可数。不但如此,对钱的认识也格外单一,至少智力投资概念是没有的。于是也就不舍得买书。在人生前40年当中,课外藏书也不过百本。
自从2017年加入了《教师博览》读书联合会群,逐渐认识到自己知识的匮乏,继而产生了对读书的渴望,于是慢慢产生了对买书的冲动,并逐渐付诸行动。2018年购书读书二三十本,2019年购书读书三四十本。随着社交圈子的扩大,例如参加了全国教育行走,参加了互加计划N师学院学习。期间受到傅国涌学者,杨安国校长,云从龙作家等钟爱读书的影响,对读书的渴望愈发强烈。时代的巨轮步入2020年,我便是史无前例地做出了对自己而言宏大的规划——每年购书两千元。有了这个想法就努力去做到。购书,读书,写作,应该成为未来人生日常生活的标配。
之前山东聊城王春然老师在讲座中曾经讲过,如果要问读了哪些书对自己影响最大?这个问题其实是不好回答的。日常读过的书就像我们日常吃过的饭菜,经过身体的消化吸收成为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日常读过的书或多或少在脑海中留有印象,经过沉淀内化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或者说成为了自己观察生活的一种思维角度。
有很多人说看过的书自己记不住,看了也是白看不如不看。于是很多人进行劝解,只要是读过的书,都会像营养一样或多或少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当中,潜移默化地成为我们人的一部分。正是基于这个理解。我会无意识的读一些书。纵是有一些意识也不会深入的思考。或许为了追求读的书的本数的多少,也是无意识读书的一个强大的支撑。在追求读书本数的前提下,在过去的两年一共读书五六十本,虽写过部分读后感,但自我感觉并不是很深入,都是泛泛而谈。远远没有郝老师所提倡的“啃”读。因此我离“啃”读者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
郝老师提倡“啃”读。啃读必定离不开批注,最起码要做笔记。山东的王春然老师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甘肃的雪猫老师是有在书上做批注的习惯。他们都是我很佩服的老师。而我始终都不曾养成做笔记或做批注的习惯。今天再次看到90后帅哥李利老师的《“批注式”——一种教师专业阅读策略》一文,得知李老师在这种阅读策略下的迅速茁壮成长的经历,深受感动。
我不禁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做笔记或者批注是习惯。这个答案或许需要我慢慢的梳理。不过阅读就有收获,思考就有进步,写作就有成长,却是永恒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