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家看了一个电影《立春》,讲了上个世纪80年代小城文艺青年追求理想的故事。音乐老师王彩玲,生活在一个寂寂无名的北方小城鹤阳,但总梦想着有朝一日成为国家歌剧院的主唱,甚至跨过重洋去到巴黎歌剧院。
电影一开头,就是王彩玲用浓重的包头口音在独白:“立春一过,实际上城市里还没啥春天的迹象。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了。风好像在一夜间就变得温润潮湿起来了,这样的风一吹过来,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我是自己被自己给感动了。”这种和庸俗现实格格不入的文艺腔调,瞬间拉满屏幕。
王彩玲其貌不扬,她胖,她龅牙,脸上还长满雀斑。但是老天给了她一副超凡的嗓子,当她抖出花腔女高音,唱起歌剧来,那声音可以穿透灵魂,可以直入云霄。丑陋的外貌让王彩玲在心底里自卑。但正是因为自卑,她踮起脚来显示自己的不同。在外人面前,她总会装出一副清高的模样:
“中央歌剧院正调我。”
“我才不会在这个城市发生爱情。”
音乐上的天赋给了她各种美好的梦想,让她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灰暗的小城。她梦想着成为北京国家歌剧院的主唱,她的歌声让所有人都倾心赞叹。她梦想着离开小城,在另一个时空遇见一段绚烂动人的爱情。
梦想有多膨胀,现实就有多残酷。
追求美好的事业,她一趟一趟往北京跑,托人买北京户口。求职时发现连一个三流剧团指导都看不上自己的唱功。她在国家歌剧院连一个清洁工的职位都不可得。追求绚烂的爱情,心中的爱人却让王彩玲身败名裂,跑到王彩玲学校当着所有人揭露她的“恶行”。第二天晚上,王彩玲穿着一身歌剧戏服,像鸟儿一般从小城的高塔上一跃而下,最后却只是摔断了胳膊。上天连唯美的自杀都不曾应允她。
看着王彩玲的白日梦被冰冷的现实一次次击碎,不禁让我在想,一个人梦想的边界在哪里?如果梦想被现实生活桎梏,应该怎么办?是妥协还是超越?是放弃还是坚持?
现实生活的一次次挫折,让王彩玲不得不正视自己生活的局限。她最终认识到了理想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落差,放弃了不切实际的白日梦,选择了人间烟火。为了嫁人,她也试着走进婚姻介绍所。故事的最后,王彩玲回到了年迈的母亲身边,去孤儿院收养了患有兔唇的女儿。为了给女儿做矫正手术,王彩玲放弃了热爱的音乐事业,当上了卖羊肉的屠夫。有人说,王彩玲的转变是一种对现实的妥协。经历了生活的种种教训之后,她终于收起了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学做一个平凡人了。
在我看来,王彩玲的转变并不是和现实妥协,而是对自己的一种救赎、升华。影片最后有一个场景,王彩玲带着养女在天安门广场上唱起了儿歌,脸上洋溢着幸福。这时远处响起了钟声,王彩玲停下来,看看女儿清秀的眉眼,又望向远处的天安门,思绪万千……镜头切到了巴黎歌剧院,王彩玲身着一袭华美的礼服,伴着乐团恢弘的音乐,她唱了起来,沉醉在歌剧中。我想,这一刻,王彩玲终于走出了理想和现实冲突的困境,用养育另一个生命来救赎了自己,用对女儿的亲情之爱升华了自己。在白日梦和人间烟火之间,她终于可以和自己和解,找到了一条全新道路。
《立春》之所以这么打动我,因为在王彩玲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也曾在梦想和现实的尖锐矛盾中徘徊过,挣扎过。可人总是要面对现实的,要看懂梦想是有边界的,是会受现实条件限制的。人不能无限放大自己的野心,给自己定下过高的目标。当然,人也不能没有梦想,如阿德勒所说,真正能成为领袖的人,会有充足的想象力,并且能把自己的想象与现实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年少时,我们总以为某个遥远的地方,承载着自己无限的梦想,在梦想背后,就是幸福。
梦想也好,幸福也好,不在远方,也不在未来。再高远的理想,也需要着眼当下,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出来。至于能不能走到那遥远的地方,除了努力,也要看有没有天时地利人和。与其孤注一掷地去追逐梦想,不如学会更清醒地看待自己,找出理想和现实之间可以触及的道路,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让自己学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