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二十八号清晨,刚起床就听见电视广告里传出稚嫩可爱的童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千古传唱的诗歌。
紧接着,导游电话通知“上午八点带我们去游览白帝城”。于是,我们忙着吃早餐,准备好随身携带物品跟着导游上路了。
大巴车停在山谷里的停车场,抬头望去,但见长江北岸高耸的山头上,有一幢幢飞檐楼阁,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丛中。这就是三峡著名旅游胜地“白帝城”,十分雄伟壮观!
它现在是四面环水,要进入景点必须通过一座廊桥,然后我们步行进入景区。听导游介绍:“白帝城,原名子阳城,为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
白帝城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顺流而下遥望瞿塘峡口。白帝城中有口白鹤井,井中常冒出一股白色雾气,其形状婉如一条白龙,直冲九宵。
公孙述故弄玄虚,说;“这是白龙出井“,是他登基做皇帝的征兆。于是,他在公元25年自称白帝,建城取名为“白帝城”。好景不长,公元36年被刘秀所灭,白帝城亦毁于战火。
这里原来是没有桥的,白帝城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原来三面环水,背倚高峡,前临长江。
而今是四面环水,因三峡大坝蓄水后。水位升高了,通路也被淹到江底。
后来为了方便游客,就修建了这座联通廊桥。
此时正是上午出行时段,路上车多,桥上人多,举着各色旗号的旅游团队乐亦不绝。
我们跟着导游从廊桥上走过,导游的喇叭声,游客们呼朋唤友的喊叫声加上脚步声,声音鼎沸一片噪杂。
当我们来到景区门口时,抬眼望见一尊大型雕塑和一幅标牌上镌刻著名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
我来不急细读,只能跟着导游带我们去登山,白帝城和白帝庙建在一座陀螺形山顶上。
上去要爬很多梯级,在登山的第一个平台上,聚集了几位抬滑杆的挑夫,正在招揽生意,问游客;“有坐滑杆儿的吗?”两人抬一滑杆,很简单,用一张竹制躺椅上面绑两根杠子,杆子头横绑根扁担,前后各一人用肩膀担着。
抬上去,价格是多少?不知道,我想自己用腿脚去感受一下梯级分量,所以就没去打探这些。我们走在同一条铺满梯级的山路上。
看到上上下下抬着滑杆的挑夫,他们身上的衬衣全被汗水浸湿,有的干脆光着膀子,皮肉被火辣的阳光晒得油光锃亮,汗流满面却使尽全力健步前移。
坐在滑杆里的年轻游客优哉游哉,觉得自己多舒服啊!他们不知道古人旅游却是靠自己努力的腿脚去发现这些胜景的。
不一会儿,我们到了白帝庙,庙门眉檐上雕龙画凤,美丽壮观。进出的人流如织,里面的陈列馆里有“刘备托孤的蜡像”还有东西两处碑林,“凤凰碑”和“竹叶碑”最是引人注目。
庙内浏览完后再转向偏门出来时,导游带我们去欣赏诗词,从古洎今,这里不知来了多少位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我看到了刘禹锡的一首“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样的精美诗歌,再一转身看到导游带几位与我们同行的游客在诗词书画店里,看店主绘画赋诗。
店里摆满了各种书法和绘画,店老板是位高才生,他大约五十多岁,体态清瘦,看来精明能干,人称他为王老师。只要你报上姓名,他即兴发挥,给你作诗一首,并且书写一幅字送你,不过要付费两百元。那也是应该,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我很想去试一下,但走到柜台前,嘴巴里快说出名字时,吝啬心又一次战胜了好奇。此时,我又想起了唐寅的诗“不炼金丹不坐禅,不学商贾不种田,闲来就写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这是读书人的取财之道。
白帝城古迹甚多,风景如画,人们流连忘返。此时到了午饭点,我们该随道游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