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捞月的故事一直被津津乐道。
可能每个人小时候都听过那几只蠢猴子的故事。
明明月亮在天边,却偏偏要在池塘中打捞月亮,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换来看客的几声嘲笑。
闭着眼都能讲出来的老故事,在90后作者张俊杰的笔下,却让人看到了不一样的新鲜感。
故事情节并没有什么变化。
在漆黑的山洞中,几只猴子想要洞穴里多一些光亮,照亮它们的家。
在一次外出寻找时,它们看到了天边的月亮,又大又亮散发着皎洁光芒的月亮。
于是,它们便想要将月亮抓回洞穴中。
在图书中,作者采用竖版的方式,给了更多的篇幅描绘猴子们去捕捉月亮的滑稽画面。
猴子们搭成梯子,想要去抓住月亮,谁知道一个不慎,都跌落了山谷。
落在水边的猴子眼尖看到了水里的月亮。
于是他们便将目标从天上转移到了水中。
他们拿着一柄葫芦瓢,将月亮装在其中,慢慢朝着洞穴走去,可是半路上,猴子摔了一跤,葫芦瓢落在地上,月亮也不见了,猴子就跑回洞穴睡觉了。
这本绘本整体画面就按照暗-明-暗的风格来表现。
洞穴漆黑一片所以想要光亮,见到月亮后想要去捕捉回去,捕捉失败一切又回到原点。
在阅读的过程中,情绪可以随着画面的色调有很明显的起伏,能够钻到色彩中,感受到猴子们的憧憬与欢喜。
而在情节中,快节奏的叙事也弱化了猴子的愚蠢,让人感受到的,只有猴子的向往与坦然。
它们想要光亮,于是去寻找,去捕捉月亮。
捕捉月亮的篇幅并不长,仅用了两页描绘出上山的艰难,发现水中月亮的过程很自然而然,捕捞水中的月亮也是轻而易举。
整个过程像极了孩子的纯真。
我想要它,我就用手去抓,不管抓不抓得到,总得去试试。
抓到了自然开心,抓不到也没必要沮丧。
猴子摔倒后,葫芦瓢掉在地上,月亮又不见了,这里作者并没有用篇幅去描写猴子的心境,没有疑惑,没有难过,没有心烦意乱。
一句话一张图片悄然带过——“猴儿们回家睡觉去了。”
对于猴子来说,或许月亮带不回去也并不是太难过的事,只要为自己想要的努力过,曾满心欢喜地带着月亮走过一段路,已经是很满足的事。
将老故事中的主观色彩抹去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让读者自己去代入猴子们的心绪。
虽然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情节,但每读一遍,得到的却是不同的感受。
有时能从猴子身上看到自己。
为了做成某些事拼了命的努力。
但世间的事,除了努力还有运气作怪,有时费尽心思,却依旧是一场竹篮打水,抱怨愤怒大多无济于事。
倒不如像猴子一样,失去了就失去了,只要曾满心憧憬地去做过一件事,也算能聊以慰藉。
有时能从猴子看到孩子们,喜欢一件事就会去做,也不考虑计较后果是怎么样的。
看上眼的玩具拼了命地要得到,得到手哪怕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玩,他们也不会太失望,至少心里头没有留下可望不可得的遗憾。
有是能看到友情,有时看到的又是爱情。
有时看到的是颓丧,想要的时候是一片真心,无感放手的时候也是不存一丝假意。
有时看到的却是积极,哪怕是希望渺茫,也得为了心中的那道光而努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