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期正心班毕业家书《致自己》分享人:钟许丽

第64期正心7班五大组第24小组家书

时间:2025年10月17日

姓名:钟许丽

地区:广西

主题:《  致自己  》

尊敬的博仁老师,大爱付出的志愿者家人们,亲爱的64期正心班的兄弟姐妹们,大家好,感恩遇见,认识大家真好!

我是来自广西北海的钟许丽,时间过得真快呀,正心班毕业了,我结合正心班的学习内容、博仁老师的导读、兄弟姐妹的平时功课分享;内心感慨万千,遇事有许多及时转念的地方,对我的工作生活、做人做事、亲子教育、处理各种关系都有很大的指导和帮助作用:我们遇到的所有人和事都是在磨练我们的心性;学习以后才知道原来生活是在做减法,减掉我们的不良情绪及欲望,快乐的,情绪稳定的去处理各种事情。遇水架桥,逢山开路!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自己!我变了,我的一切就变了!磨难即辉煌!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内心有许多话语要与大家分享,所以我家书分享的主题是《致自己》,有不当之处,敬请家人们批评指正,为我责善!

"致良知"是根本:在王阳明看来,"致良知"是学问的核心和根本。我认为,抓住了"致良知",就如同太阳一出,魑魅魍魉都无所遁形,能够破除一切疑虑和迷惑。 辨别学问真伪:他进一步指出,背离"致良知"的学问是"异端",相关的学说是"邪说",相应的行为是"冥行"。这提醒我们,判断一种学问或说法是否正确,要看它是否立足于本心良知。在日常中切实用功,王阳明在信中肯定了杨仕鸣关于"日用讲求功夫"的见解,并加以阐发,指出了在日常中切实用功的方法和重要性。依良知下功夫:王阳明认为,真正的"致知格物"和"明善诚身",在于日常生活中依照自己良知所能达到的程度,自己去清除心中的障蔽,不断扩充,以恢复心之本体。他强调这个过程要实事求是,不可迁就自己的习气或迎合世俗的喜好。克服功夫间断:当杨仕鸣提到自己"每日自检,未有终日浑成片段"(感觉一整天的功夫难以连贯成片)时,王阳明指出这主要是致知的功夫还有间断,并引用孟子"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来鼓励他,强调仁德(包括致良知的功夫)贵在持续熟练和巩固。我认为,真正的"致知格物"和"明善诚身",在于日常生活中依照自己良知所能达到的程度,自己去清除心中的障蔽,不断扩充,以恢复心之本体。

越学越觉得自己不足,今日再看立志,我想成为一个自省利他致良知的人,当出现私欲的时候,我们就要责自己的志。当我笃定志向的时候,私欲就会越来越少,直至心纯粹、无私欲,那将是多么豁达、自由的场景啊,我也很期待的。

圣贤思想智慧甚深,以前真的有许多不知道的地方,看着群里老师们每天这么精进自律,非常赞叹,接下来的百日中我也要努力跟上不掉队,哪怕一天学到一句悟到一句也行,慢慢磨炼自己吧!

再次感恩博仁平台,感恩一起砥砺前行的64期正心班的所有兄弟姐妹们!我们一起努力,遇见更美的自己!我们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就是在为社会做出实质性的贡献!感恩大家,我爱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此致

            敬礼

                            钟许丽敬上

                    2025年10月17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