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公众号,ID:文轩读书会WENXUAN,文责自负。
我一直对阳明心学有很浓厚的兴趣,写哲学板块想起来的第一本书便是蔡仁厚先生的《王阳明哲学》。蔡仁厚先生是研究阳明心学的大师,这本书在阳明心学领域自然有很重的份量。
明代中叶以后,阳明心学风行天下,是最显赫的学派之一。但王门泰州派下转出了所谓“狂禅”,接着明代又亡于异族,于是从顾炎武起,便对王学有了误解与攻讦,清代的御用学者更视王学为异端。但历史是公正的,王学的光彩毕竟掩盖不住。如今,无论东西方的学者,纷纷投入对阳明心学的研究。
王阳明是历史上为数不多出现的神童之一,十二岁便有“学所以学做人,做人则必以圣贤为法”的志气。有一天他问塾师:“何为第一等事?”塾师答道:“唯读书登第耳。”但王阳明却不以为然,他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超凡入圣根本不是科第功名的事,而是宗教家所谓“重生”的事。人不重生便永远只是个凡夫俗子,纵然出将入相,也仍然算不得第一等人、第一等事。
关于王阳明的个人传记我将在读书会“传记”模块选一本书讲述,这里只和大家探讨王阳明哲学:致良知、知行合一与天泉证道。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后悟出“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离开心体,便没有圣贤学问,是谓“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你比如《论语》以“仁”为主,《孟子》以“性善”为主,《中庸》以“诚”“中和”“慎独”为主,《大学》以“明明德”“诚意”为主。《诗》以“温柔敦厚”为教,《书》以“百王心法”为教,《易》以“穷神知化”为教,《春秋》以“礼义大宗”为教,《礼》以“亲亲尊尊”为教。—凡此皆是属于内容真理而不能脱离主体者。主体即是心,所以说“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
陆象山所谓“六经皆我注脚”,其意亦是说六经千言万语,不过为我的本心仁体多方印证而已。阳明龙场悟道,悟的便是这个道。契切于此,则物理吾心自然归一。
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进入后三变,一心追求心学,提出了致良知。“以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收敛是意在复其本心,涵养真体。这里把得定,发散时便能不差谬,所以说“的有未发之中,始能有发而中节之和”。这“默坐澄心”的工夫,便是要辨识何者是“真我”(本心真体),何者是“假我”(习气私欲);将真我端得中正,则假我自然对照出来。这是在收敛之中,一步自觉的主客体分裂之工夫(这里主体指真我,客体指假我)。这步涵养省察的工夫亦是初阶段所必须经历的,所以阳明或教人静坐,或教人存天理去人欲。“存天理去人欲”虽然仍是主客对照的涵养省察之工夫。
王阳明解《大学》之“致知”为“致良知”,致是推致、扩充的意思;“格物”则为“正物”,而物者事也,事即是行为的终始过程。吾心之良知不但知是知非、知善知恶,而且是是非非、好善恶恶,所以良知即是天理。将良知扩充到底,使它在行为的终始过程中做主宰,以是是而非非,好善而恶恶,则这个行为便必然是善的。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即是事事物物皆得其宜、皆得其正,也就是事事物物皆得其成了。这是阳明讲致知格物与致良知教的主旨所在。
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与行合二为一:知得真切,知得笃实,便是行;行得明觉,行得精察,便是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于这一点,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讲到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不习不虑的良知,并不是习气中的直觉本能,而是随时当下的真实呈现(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以良知为假设,熊十力先生当面斥之,说:良知是个真实呈现,怎能说是假设?然冯氏终不悟)。这里关于良知的论述熊十力和冯友兰各执一词,属于神仙打架。当然牟宗三师传熊十力,蔡仁厚师传牟宗三,这里面多少也参杂些私人情感。
工夫到了纯熟之境,良知永现做主,所以“时时知是知非”;私意剥尽,了无执着,所以又“时时无是无非”。(这里的无是无非不是说不辨是非,而是说本体莹澈,了无私意执着,便不会有由主观好恶而生起的自以为是与自以为非)。
“良知”一词最早出于《孟子》。孟子从爱亲敬长之心指点人的良知。亲亲是仁,敬长是义;人之本心自发地知仁知义,这就是人的良知。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对良知做了解释: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悌,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怛。
良知人人本有,亦时时不自觉地呈露,但如何能“致”此良知呢?致是行动,在致之中即含有警觉的意思,所以“致”的工夫即从警觉开始。警觉亦名曰“逆觉”。逆觉之“逆”,即孟子所谓“尧舜性之,汤武反之”的“反”。在逆觉中即含有一种肯认或体证,牟先生称此为“逆觉体证”。(逆(反省)觉(觉知)体(体会)证(验证):是一种心性修养方法,通过反省自身、去除杂念私欲,来净化心灵;再通过身体力行、亲身体验道德法则,实现道德内化提升。)体证是在日常生活中随其时时之呈露而体证,这种与日常生活不相隔离的体证,名曰“内在的逆觉体证”,而与日常生活相隔离的,则名曰“超越的逆觉体证”。
不隔离者是儒家实践的定然之则—孟子之“求放心”,《中庸》之“诚之”“慎独”,程明道之“识仁”,胡五峰之“识仁之体”,象山之“复本心”,阳明之“致良知”,刘蕺山之“诚意”,皆是不隔离的内在的逆觉体证;而隔离者则是一时之权机—如李延平之“静坐以观未发气象”,即是隔离的超越的逆觉体证。
《大学》云“欲修其身者在正其心”。正心,并不是要正这至善的心体,而是要正心所发动的意念。即《大学》所谓“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中庸》言“诚”,至程明道而由“仁”说(参看其《识仁篇》),至阳明而由“良知明觉”说,其实都是本体宇宙论。
《传习录》记载,关于知行合一,弟子徐爱曾经问过王阳明这样一个问题:
徐爱说:“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悌者,却不能孝、不能悌,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
王阳明回答说:“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地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什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什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
这里我做一个佐证来表述王阳明的意思,你比如看见美女不起心动念,克制自己,这不是少了一个念,而是多了一个念,多了一个不起心动念的念,烦恼不是少了一个,而是多了一个。那该如何做?王阳明告诉我们如果没有美女这个概念,一切自解。手只能伸开不合理,只能握住也不合理,伸缩自如才是正常。“知行本体”即是良知本体,亦即是心体。知行本体的自性原本是合一的,它所以不合一,是因为被私欲私意所隔断,所以必须有“致”的工夫以复其合一之体。知得真切,知得笃实,便是行;行得明觉,行得精察,便是知。知的过程与行的过程是相始终的。因此,知行功夫只是一事,知此善时便已好此善了。反之,既好此善,当然表示已知此善,只要不为私意私欲隔断,知行本就是一而非二。所以阳明又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这就是阳明言“知行合一”之教的宗旨所在。
王阳明晚年有二位大弟子,一是钱德洪(字绪山),一是王汝中(字龙溪)。在王阳明五十六岁出发征思田的前夕,他们二人对阳明接引学者的教言发生了论辩,于是一同前去请教王阳明。这一夕话,后来成为王门义理论争的大题目。
王阳明教学生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钱德洪和王汝中产生了不一样的理解。王汝中认为:“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亦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有善恶在。”钱德洪认为:“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意)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于是去找王阳明,三人在天泉桥相遇。
王阳明解释说:“我今将行,正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源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上各有未尽。”
王阳明到底是熟悉禅宗的,这里非常类似禅宗中五祖弘忍传法六祖慧能的典故(鉴于字数原因,此处不再详述),我几年前刚开始接触王阳明的书籍,感觉和佛家论述傻傻分不清楚,后来越来越感觉到在于一个“薄厚”和“同体”的不同,关于薄厚,佛家讲“郁郁黄花,无非波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万事万物是无分别心的。但是王阳明认为我们对待自己的父母要比对待别人的父母好,对待自己子女就要比别人家的子女好,爱的有等差才是人之常情,本该如此。关于同体,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就是同体。就是我们能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能够像对待自己一样去对待别人,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身边其他的人,这种叫作同体。这是两者最大的差别,王阳明典型继承了孟子血脉。王汝中是一个聪明人,一点即透;钱德洪像极了我们普通人,但通过比较笨拙的方法亦可以修得正果,所以王阳明让他们相互借鉴,相资为用。
王阳明继而又嘱托:“以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个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难遇,本体功夫一悟全透,此颜子、明道所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是日德洪、汝中俱有省。
但是王阳明的一番谆谆教诲最终还是没有避免王学被后人学偏,出现了狂禅,毕竟想达到王阳明的境界很有难度。但是可以一点点靠近,以此为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