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让我们继续共读《中国哲学简史》,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是: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精髓。
01
前面我们讲了新儒家的程朱理学,接下来,让我们继续了解新儒家的另外一个重要思想学派:王陆学派,也称为心学,它是由程颢开创,陆九渊继承,并最后由王守仁(王阳明)完成的。接下来,让我们分别简介绍陆九渊和王阳明。
(陆九渊 和 王阳明)
陆九渊,于1139年出生于抚州金溪,也就是今天江西省的金溪县一带。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因为讲学于象山书院,所以被称之为“象山先生”,也有学者称之为“陆象山”。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也与朱熹是很好的朋友,但他们的思想并不相同,这个我们后面会讲到。陆九渊的代表著作是《象山先生全集》。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融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的观点,所谓心既是孟子所说的我,认为我生万物生,我死万物死。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形成一个新的学派:“心学”。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
陆九渊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尊德性,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意思是:不管做人还是做学问,应该遵从德行第一的原则,而做学问假如想要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而是要另辟蹊径,所谓的六经都是为我做注脚的。这也深刻体现了陆九渊的思辨精神。
陆九渊是中国南宋时期最富有个性的哲学思想家和文化教育家,在程朱理学集大成之际,他以高度的学术责任感和深邃的理论洞察力,最早发现了理学内化道路潜在的支离倾向和教条隐患,成功地开拓出一条自吾心上达宇宙的外化道路,为宋明新儒学思潮从朱子学到阳明学的心学转向创造了必要的学术条件。
02
到了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王守仁,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王阳明,继承并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构建了更加完整的心学体系。王阳明也是心学集大成者,后世将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统称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
王阳明出生于1472年,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王阳明出身于浙江余姚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但王阳明其实一生坎坷,多次差点死于大难。
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强调“心即理”的思想,并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阳明心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03
陆王心学的“心即理”和程朱理学的“性即理”,这两句话虽然只有一个字的区别,但却是他们两派哲学思想的根本区别。前面我们讲到,在朱熹的系统中,认为心是理的具体化,也是气的具体化,所以心与抽象的理不是一回事。于是朱熹就只能说性即理,而不能说心即理。但是在陆九渊的系统中,刚好相反,认为心即理,他以为在心、性之间做出区别,纯粹是文字上的区别。关于这样文字上的区别,他在的《象山先生全集》中说:“今之学者读书,只是解字,更不求血脉。且如情、性、心、才,都是一般物事,言偶不同耳。”
在朱熹看来,实在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抽象的,一个是具体的。在陆九渊看来,实在只有一个世界,它就是心(个人的心)或“心”(宇宙的心)。但这个具体的心是什么,在王阳明的思想哲学中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王阳明早年其实是信奉的程朱理学思想,他要寻求世间万物的知,所以去格物致知。后来因为仕途不顺,还被发配到贵州偏远的龙泉驿,在那里有产生了顿悟,称为“龙场悟道”。
04
在阳明心学的思想中,宇宙是一个精神的整体,其中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经验到的这个具体的实际世界。这样,当然就没有,朱熹如此着重强调的、抽象的理世界的地位。王阳明也主张心即理。
他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意思是:你自己内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就是真理,天下还有许多不同于你想法的事,难道那就是不同于你想法的道理吗?
根据朱熹的系统,那就只能说,因有孝之理,故有孝亲之心;因有忠之理,故有忠君之心。可是不能反过来说。但是王阳明所说的,恰恰是反过来说。根据朱熹的系统,一切理都是永恒地在那里,无论有没有心,理照样在那里。但根据王阳明的系统,则如果没有心,也就没有理。如此,则心是宇宙的立法者,也是一切理的立法者。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中,最终可以归结为三个字:致良知。
05
接下来,让我们聊聊王阳明的“致良知”是什么意思。
《大学》有所谓“三纲领”和“八条目”。其中三纲领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王阳明将“大学”定义为“大人之学”。关于“明明德”,他写道:“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关于“亲民”,他写道。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物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关于“止于至善”,他写道:“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现,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者也。所以提出了他的著名思想:致良知。
王阳明将“三纲领”归结为“一纲领”就是:“明明德。”明德,不过就是人的本性。一切人,无论善恶,在根本上都有此心,此心相同,私欲并不能完全蒙蔽此心,在我们对事物做出直接的本能的反应时,此心就总是自己把自己显示出来。“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就是说明这一点的好例。我们对事物的最初反应,使我们自然而自发地知道是为是,非为非。这种知,是我们本性的表现,王守仁称之为“良知”。我们需要做的一切,不过是遵从这种知的指示,毫不犹豫地前进。因为如果我们要寻找借口,不去立即遵行这些指示,那就是对于良知有所增损,因而也就丧失至善了。这种寻找借口的行为,就是由私意而生的小智。
他认为人人有做圣人的潜能。他可能成为实际的圣人,只要他遵从他的良知的指示而行。换句话说,他需要做的,是将他的良知付诸实践,或者用王守仁的术语说,就是“致良知”。因此,“致良知”就成了王学的中心观念,王守仁在晚年就只讲这三个字。
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与“八条目”
《大学》中的八条目包括:致知、格物、诚信、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照王阳明的说法,“致知”就是“致良知”。自我的修养,不过是遵从自己的良知而行。对于“格物”的解释,王阳明和程颐、朱熹都不相同。王阳明说:“格者,正也”,“物者,事也”。他以为,致良知不能用佛家沉思默虑的方法。致良知,必须通过处理普通事务的日常经验。
“诚意”、“正心”。按王阳明的说法,诚意就是正事、致良知,皆以至诚行之。如果我们寻找借口,不遵从良知的指示,我们的意就不诚。这种不诚,与程颢、王阳明所说的“自私用智”是一回事。意诚,则心正;正心,也无非是诚意。
其余四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按照王阳明的说法,修身同样是致良知。因为不致良知,怎么能修身呢?在修身之中,除了致良知,还有什么可做呢?致良知,就必须亲民;在亲民之中,除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什么可做呢?如此,“八条目”可以最终归结为“一条目”,就是“致良知”。
王阳明认为良知不过是我们心的内在光明,宇宙本有的统一,也就是《大学》所说的“明德”。所以致良知也就是明明德。这样,全部的《大学》在王阳明看来就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致良知。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