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用,指的是词语的降级使用。是一种根据表达需要,偶然把一些分量“重”的、“大”的词语降为一般词语使用,即大词小用、重词轻用的一种修辞方式。幽默性降用:被降用的词语不仅语义范围缩小、语义分量减轻,而且原先具有的庄重意味被幽默风趣所取代。
(10)那时,我们村里还没有像样的小学,只有一个部分。公社中心学校派老师隔天来教一次课。后来大家一商量,干脆在村里办个完小,请他当教师,让我做他的帮手,他高高兴兴地答应了,就这样,我们两个,成了村里创办教育事业的“开国元勋”!……(叶文玲《秋爽》)【降用修辞,常常通过对事物貌似“荒谬”“不合理”的夸张来达到强调和突出事物性质特征的目的。办小学本是小事一桩,但在穷山僻壤,意义却非同常可,把创办小学的教师称为“开国元勋”,不合理,又合理,给读者留下了不尽的回味。】
(11)鲁岩翻出几枚图钉,把考卷(不及格的)及检讨书钉在外屋大门上。……星期日,鲁岩家中的客人川流不息。有老同学、老朋友,报社的同事,基层单位的宣传干事。凡是进来的客人,都要在门前观赏一阵鲁岩父女的“杰作”,然后发表一篇宏论。尽管褒贬不一,但毕竟是鲁岩家的内政,谁也没有过多干预。(达理《爸爸,我一定回来》)【“杰作”指超凡出众的作品,不及格的考卷和检讨书之类自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内政”指国家内部的政治事务,当然也不宜用以指代家庭生活琐事。作者之所以这样用词,无非是想来讽刺某些如鲁岩一般的家长教育子女的愚蠢做法及其反常心态。“杰作”“内政”二词,前者是反语,重在讽刺,词义的大小轻重与语境相吻合;后者为降用,词义与表达对象有着不相谐调的反差,不可忽视二者的差别。】
(12)我们一直生活得很平稳,很团结……从来没有过意见分歧,没有过论证争鸣相持不下,没有过纵横捭阖、明争暗斗,连头发我们也是留的一个式样,当然各分男女。(王蒙《坚硬的稀粥》)【“论证争鸣”、“纵横捭阖”、“明争暗斗”都是一些语意分量极重、使用范围窄小的词语,作者把它们降格使用,用以描写兄弟姐妹间的和睦相处,夸张到不合理的地步,自然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情趣,而这正是读者的注意力所在。】
(13)……而且农村的公共厕所,只讲隔形,不求隔音,男女之间就隔着那么一堵不到顶的破矮墙。余维汉刚刚就位于男子领域,便听到了隔墙那个王国里飘来的戏谑声。他下意识地捂住了耳朵。(楚良《抢劫即将发生……》)【把男女厕所戏称为“领域”和“王国”难免有大词小用,以雅代俗之嫌,但是通观这段文字不难发现,这种不协调的语意反差所显示的语言变化美,恰恰是作者所刻意追求的表达效果,读者看过之后忍俊不禁便是明证。】
(14)就像“现在而今眼目下”不少当丈夫的一样,凌维只是个“名誉家长”,他妻子玉华才是地地道道的“实权派”,诸如吃饭,穿衣,添置东西,或者逛街、看电影……均由她说了算,他几乎没有行使过“否决权”。这对他来说,倒也乐得。(火笛《影响》)【降用有讽刺性和非讽刺性两种。此例即非讽刺性降用。目的是为了描写一种新型的夫妻关系以及夫妻间的和谐情趣。人们对玩笑话往往是不认真的,因此,也就不会认真考虑此例降用词语的政治涵义以及它们运用得是否“合理”。】
(15)陆子潇这人刻意修饰,头发又油又光,深恐为帽子埋没,与之不共戴天,深冬也光着顶。鼻子短而阔,仿佛原有笔直下来的趋势。(钱钟书《围城》)【作者把降用与拟人相结合,将人物“刻意修饰”的性格描写得活灵活现。“埋没”(不说“遮住”)“不共戴天”(不说“相互对立”)“趋势”(不说“样子”)等词语,以大写小,化庄为谐的用法,不仅含有夸张的情趣,而且比夸张更动人。】
(16)夫妇之间,最怕的是彼此侵略。我们说了,谁也不是谁的另一半,所以界线分明。有时兴致来了,也越界打斗,争吵一番,吵完了倒还讲义气,英雄本色,不记仇,不报仇,打完算数,下次再见。(三毛《哭泣的骆驼·大胡子与我》)【以“侵略”、“越界打斗”形容夫妇间的口角和争吵,有点耸人听闻,这是利用降用词语故意夸大其辞。夸大的目的不是为了揭露矛盾,辱骂对方,而是为了赞美夫妻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后面的“义气”“英雄本色”亦然,那种洋洋得意的语气中,洋溢着三毛的纯情和对丈夫荷西的挚爱。】
(17)小妹今年整二十,对自己越来越胖的趋势,好像还无所谓得很,有一种任其自然的意味,照常地吃,照常地睡。(钱玉亮《小妹》)【胖而成为“趋势”,对大姑娘来说,当然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了。而小妹却觉得“无所谓”,照常地吃,照常地睡,全然不放在心上,“趋势”一词的降用,使小妹的形象鲜明生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他和少聪结婚四年,“人口政策”一直严守着道德经的古训;我一时失策,竟为中国的“人口爆炸”添了一份威力,结果是尾大不掉,狼狈如一只飞不起的风筝。(余光中《在水之湄》)【作者把个人的生育计划称之为“人口政策”,含有浓郁的夸张意味。它与后面的“我一时失策,竟为中国的‘人口爆炸’添了一份威力”的话语相映成趣。作者是在暗示自己的多子女,降用词语成了制作委婉语的手段,增添了许多情味。】
(19)她们两个谁也不爱洗碗。碗橱里如果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她们谁也想不起洗碗。(张洁《方舟》)【“山穷水尽”既是比喻,又是夸张,也是降用,是三种修辞格的兼用。无论是形容她们太忙或是太懒,都显得比平铺直叙更有趣味些。由此还可看出夸张、比喻、降用三者之间的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