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是凡人,明知道油炸物吃了对身体不好。可依然把持不住,隔三差五,弄副搁袋饼油条吃吃。
这不碰上周末,孩子说要吃香喝辣的,一想搁袋饼夹油条挺倒门。
油锅里现炸的,是又香又脆的油条。搁袋饼上抹上白芝麻,里面的馅是小葱加肉,还有那星星点点的干辣椒,贴着白炭火烤,啊哟,那不是又香又辣。
一拍脑壳,为自己绝妙的想法暗地叫好!
细雨绵绵里,冲到东门菜市场门口。
店真小,门口地砖破碎。小煤炉上搭着一盘没下完的棋子。竹扫把丶大肚坛丶布拖把……闲闲散散各就各位,一股乡村家居的摆设。
左邻糕饼店里老板娘一边称饼,一边和客人聊几句八卦;右舍隔壁的大爷在藤椅上跷着二郞腿翻看报纸。
师傅背对着我,那老蓝的工装上印着:玫瑰醋,柔柔酸丶微微甜,你就是我的另一半。我心中大喜,举起手机咔嚓丶咔嚓拍油条丶搁袋饼。
他转过身来,对我说:“我很久没拍过照片,你能帮我拍下照片吗?"我当即说好啊!
稀簿的黑发盖不全头皮,露出稀稀疏疏的“空"地。川字皱纹深深地刻在额头上,一脸专注,劳作的双手青筯裸露,唉,手艺人的辛苦一览无余。
油条在油锅里渐渐膨胀,白色的面粉团在嗞嗞作响的油声中,染上金黄色。师傅微微抬起头,拿起大筷子扒拉着油条,脸上严肃劲儿添了些许的喜色。
" 师傅,您做这一行多年了吗?"
"快40年了。”
“这行当辛苦的,我父亲从前也是做这个。老古话说人生三样苦,打铁放排做豆腐。其实呀,做吃食生意要想做好,都是辛苦的。"
自从有人告诉我,东门这家搁袋饼夹油条好吃,我常常穿越半个城市来尝鲜。边吃边感叹:这师傅的不容易。小吃之美在于小,若是师傅能静心守望一业,敬之若衣食父母,则食客有幸。
如今有太多人太多的行业走上"高速"之路,慢生活似乎只有人迹罕至的乡村可寻觅。
其实,我们一直在寻找有匠心的师傅:遵循内心的静气,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就如我的父亲,把一门吃食手艺做成了一个传奇。
虽然日久他乡成故乡,但守拙归园田,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的习俗一直在心里根植。此刻故乡,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进入我的身体。
久远的往事了无陈迹,唯独气味和滋味虽说更脆弱,却更有生命力。
师傅递给我一副搁袋饼夹油条,刚炸好的油条又酥又脆;刚出炉搁袋饼绵软厚实。熟面香和酥脆焦香,加上浓浓的肉香丶葱香丶芝麻香,咬上一口。哦,酥嫩的口感无比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