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命门就是直接、清晰地告诉对方,例如“你把事情说得那么复杂,不就是为了一个目的?让我听你的,按照你的来?但是,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这是共生关系的一个根本点,沉溺于共生关系的,都在试图控制对方,让对方听自己的,按自己的意志来。
但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不会直接说:“你必须听我的”。所以,大家都知道,要给自己不那么正确的权力欲望,增加一些正确的“名义”。
这些“名义”有很多种表现,比如:
我这么爱你,你为什么不听我的?
我这么辛苦,你为什么不听我的?
我这么无助,你为什么不听我的?
我是你爸妈,你就得听我的;
我身体不好,你不能惹我生气,你必须听我的;
我见识比你强,你要听我的;
……
所以,如果发现,对方说来说去,就是想让你按照他的来,那你可以不去做复杂的辩论,而直接讲明白:你不就是想让我听你的,但你是你,我是我,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有时候我们要花非常大的力气,去争辩一个道理,因为这藏着一个逻辑:谁有道理,就得听谁的。所以,不仅控制的一方不断讲道理,被控制的人也会使劲去讲道理,很多人认为,只要把符合自己利益的观点讲得很有道理,就可以让对方听自己的了。
但有边界意识的人都知道,我是我,你是你,如果纯粹是我自己的事,不管你有没有道理,我都没必要跟你争辩。
举一个例子来说,在恋爱关系中,很多人会因为一点小事不如意,就把它上升到“你到底爱不爱我”的终极拷问上。其实,在这种对话中,爱只是一个幌子,根本点还是你必须要听我的,按照我的来满足我的自恋。所以他们不是在问你爱不爱我,只是在问你“你听我的还是不听我的”。
其实有不少女孩最初恋爱时,都是抱着这么一种感觉:你爱我就得听我的。发展到极致,这会变成要找“二十四孝”男友或者老公。
有些男性为了避免争执和矛盾,就主动去讨好女性,迎合她们。但更残酷的事实是:恋爱中,越是听从对方的,可能越不容易赢得对方的爱,因为我们需要能击破自己自恋的人。虽然有点残酷,但人就是这样子。如果你无条件听对方的,对方就觉得你只是他自身的一部分,然后他反而觉得自己很孤独,因为他要寻找的是另一个完整的人。
所以,当我们戳破了对方的自恋,就等于告诉了对方:我是一个完整的人。这时对方反而有真切遇到你的感觉。
如果前面讲的都行不通的话,就需要使出有些破坏性的一招了:让他疼。
攻击性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直接树立界限。你入侵我的界限时,我发挥我的攻击性让你疼,好告诉你这是我的地盘,我不是你随意可以入侵的人,我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这种疼可能是心理上的疼,也可能是身体上的疼。
再举一个例子:有个人的妈妈已经快80岁了,一直都是说一不二,在她还小的时候,如果不听话,妈妈就非打即骂。她长大了一些后,如果不听话,妈妈就会使劲闹,闹得全家人鸡犬不宁。于是孩子们和父亲都形成了一个共识:别惹她。
例如,关于怎么在垃圾桶上套塑料袋,她妈妈就有自己的一套做法,并逼迫所有家人按照她的来。
后来这个人就反过来去教妈妈,该怎么在垃圾桶上套塑料袋。开始的时候,她一去控制妈妈,妈妈要么暴怒,要么痛哭,有时躺在床上说,你气死我了,我不想活了。
她爸爸劝她别和妈妈闹,因为妈妈身体不好,妈妈一辈子就是这么不好惹,你就别招惹她了。但是她并没有停止,围绕着垃圾桶的事争斗了三个月。突然有一天,她妈妈能用幽默的方式驳斥她了,她感觉妈妈的内心也变得坚固了,不再是一被挑战就崩溃。然后,她也不再强求妈妈按她的方式给垃圾桶套塑料袋了。
针对这件事,她让妈妈知道了,这个家不是她想怎样就怎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见,不会按照她的想法来。如果她非要入侵别人的界限,别人就会让她疼。这份疼痛让她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也是独立的人,不是她自身的一部分。她们之间是有边界的,当接受了这一事实后,她自己也变结实了。
最后一个是面对霸凌,我们应该怎么做?不仅仅是校园霸凌,也包括亲人之间的“霸凌”。
当有人闯进你的地理边界,而你一再让他离开,却最终失败,那你得知道这是霸凌。你需要用更强有力的方式请他离开。
当有人在身体上霸凌你,你需要在身体上发起反击,如果你做不到,就需要找别人来帮助你;当有人在心理上霸凌你,你需要在心理上发起反击;当有人在金钱上霸凌你,一样的,回击他,切断它。
有的孩子在学校被霸凌,基本上这些被霸凌的孩子的家长平时都有一些行为上的共性,我把它分成两种,一种是他们自己根本不会使用肢体力量保护自己,也难以使用语言暴力回击别人,他们的孩子也认同了他们的方式;另一种是他们经常攻击孩子,不允许孩子还击。
对后一种家长,让他们做到第一步比较困难,就是承认自己是孩子的霸凌者。当他们承认这一点,并向孩子道歉后,孩子很快会发生一些改变。
对前一种家长,他们得意识到,他们认为的善良,其实是软弱。他们把自我保护,视为是错的,但其实是他们的经历,让他们不敢使用身体和语言暴力,因为担心这样做时会遭到更严重的惩罚。
当意识到所谓的善良其实是软弱时,他们会清楚很多,然后会去教孩子,如何使用“让他疼”的方式去保护自己。特别是,当孩子做不到时,他们必须出面保护孩子。
家人间也是这样的道理,举个例子:有一位朋友,她生产后有严重的产后抑郁症。其实她在家里没有权力,不会保护自己,会有很多剥夺和被欺负。这位朋友虽然她生了儿子,但在她和老公的家里,她是最没有地位的。婆婆地位最高,接着是老公,接着是老公家人,他们中地位最低的是公公,然后是孩子,而她是最末一位。
她就是在原生家庭中严重被抛弃、被欺负的女孩。后来她的自我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能保护自己,后来把公婆从自己家里请走,对老公家人多次强调,你们到我的家里来,必须知道我才是主人,你们是客人,搞不明白这个,我的家不欢迎你们。对老公她也越来越显露真实的脾气,甚至有点儿不好相处。
后来,她老公对她说:以前吧,你很乖,我喜欢你那样子,但说实话,我不尊重也不爱你;现在吧,你脾气真臭,有时候我特别生气,但我越来越需要你,离不开你,也开始爱你了。
这是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真相:有边界的人,有自我的人,会不好相处,但这样的人才会被尊重,才可能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