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到了现在想用自己的笔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时,才发现如此的词穷。
读书笔记是一个积累词语、美文实用的,且也是好用的方法。(想法简单的仅仅为了补充自己词穷的方法。)
从理解名词开始 !查了百度百科发现,我把读书笔记用的有点low,哈哈哈,,,,
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从我的做笔记发现,读书笔记并不局限于某一种形式 ,只要能记录下读书时此刻的想法和有共鸣的美文即可。
回顾自己读书笔记常见的几种样式,
1 词语积累型
我在读书时,常常会带只笔,随时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但现在用KINDLE多一点,他的笔记功能很好用,可以标注出好词好句,同时对自己的随笔可以进行记录。当一本书阅读后整理时发现,每个细碎的随笔大多存在意思重复,此时需要将其整理记录。
形式为:前半部分是条目式记录好词好句,后半部分将自己的随笔整理整合。
2 思维导图
在阅读中,需要快速获得该文的大纲或主要内容时,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拆书,这也是现网络中常用的快速刷书的方法,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快速的找出自己想了解的内容,再进一步精读,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手段。(因为发现有些书重复性内容,快速规避。)
形式 为:思维导图,列出书中主要内容及逻辑关系,摘录精读部分的美文、论点等。
3 复盘型
复盘,顾名思义,就是对原著中的内容进行再一次的总结精炼而进行的个人描述,这种描述的方法可以从文中主要事件、人物等开始,概述原著中故事或过程,进而得出作者的结论。此方法用于练习自我的总结、表述能力的提高。
形式为:原著梗概,但不建议描述简洁。
4 有感而发型
这个是我认为最为有意思的一种读后感的形式了,是对原著观点的理解,细思而得出的。学习中自认为宝贵的是“思”和“贯通”,有感而发型是对作者文中的人或论点有共鸣而有的思考,是与自己过往经历的联通而发的感想。
有感而发可以是文中的一个词、一段话、一个小人物的故事也可以是作者表达的中心论点的共鸣。此时的感不是针对全文,任何时候都可以有。如同生活中的随笔,随处可见,处处有感。
形式为:针对文中的点而发的感慨。如同随笔一般自由开放的方式。
以上内容并是对自己读书笔记的回顾,对于写作的小白,读书笔记的方式我还会 在以后的读书中思考,有新的好方法再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