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武侠小说或者电视剧,经常看到这样的桥段:落难的女子幸遇良人相助得以脱离苦海,被救出生天的女子无以为报,愿以身相许嫁给恩公,来报答对方的救命之恩。
流传至今的《白蛇传》就是建立在报恩基础上的传说。小白蛇被小牧童救过一次,一千年后化成美女回来报恩。小牧童俨然是唇红齿白的白面书生,于是顺理成章地,美女蛇和书生成就了一段良缘。
在中国古代小说里,类似的情节屡见不鲜,久而久之,再看到类似事件我们就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似乎被救的女子势必要以身相许,否则不足以表达感恩之心。
“以身相许”的情节被传为佳话,成为类似于童话里“王子与公主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结局,用这种方式来结束故事简直再好不过。
然而现实生活和故事毕竟不同:故事可以结束,生活还要继续。
以前的人故事看完就完了,抹一把感动的泪水,带着一点欣慰的喜悦就足够了。
现代人变聪明了,于是乎有人看完后并没有合上书,而是接着追问:后来呢?王子与公主结婚后呢?是不是一定幸福?
同理,以身相许的女子后来过得怎么样?开心快乐吗?
可想而知,结果是不能确定的。
以身相许,是基于报恩的一种行为,也许在被救女子当时当地确实没有什么可以回报恩公的,只有一个自己,于是就把自己当做报恩的礼物送了出去。
然而,以身相许并不能保证以后的婚姻幸福。
婚姻是基于感情的一种契约关系,如果没有感情基础,甚至感情基础不深厚,彼此了解太少,那么无论什么形式的结合都很难保证幸福。
婚姻幸福跟很多因素有关,彼此的个性爱好,双方的脾气性格,乃至各自的成长背景,就是跟“以身相许”关系不大。
婚姻靠恩情就能维系下去吗?如果只有恩情没有夫妻之间的感情,那样的婚姻大概率不会幸福,毕竟婚姻不是为了报恩才产生的。
也许有人会说:人家对你有救命之恩,再怎么报恩都不为过,以身相许也是应该的,不然你不是太没有良心了。
大约谁都不喜欢被人骂“没良心”,一个人可以被人爱可以被人恨,就是不能被人说“没良心”,没良心不就猪狗不如了,这样说来以身相许才是最好的选择也是不得不接受的命运。
以身相许,如果不是自愿选择,就成为一种道德绑架。
恩情自然要报,但“以身相许”不见得是最好的方式。
如果对方恰好是你爱慕的类型,也许借着报恩的机会就曲线实现了爱情梦。但如果对方只是对你有恩,其他方面都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为了报恩也要“以身相许”?
报恩固然重要,为了报恩就应该舍弃后半生的幸福?如果非要这样想就等于给自己套上一把枷锁,自作自受。
反过来也为对方考虑一下。
因为救了你,你要报恩,要以身相许,所以救人的人就得张开怀抱接纳你,接受你的以身相许吗?假如你不是他喜欢的类型,他早已心有所属,有自己喜欢的女子,为了满足你的报恩就得接受你,接受你接下来的纠缠。
救你,只不过是一次善举,在他也许不算什么,只是举手之劳,结果却从此失去了爱别人的机会。
你报了恩内心暂时得到了解脱,却把另一把枷锁套到恩人身上,你确定你是在报恩不是在添堵?
拒绝你,显得人家嫌弃你;接受你,就得好人做到底,不但救你的命还得“买一送一”把你也接纳了,把自己追求幸福的权利丧失了。那么对于救人的人来说,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负担?
这样的“以身相许”,也许不止害了一个人,连对方也被你连累,实在得不偿失。
报恩的方式千万种,不是只有“以身相许”一种,以身相许也不是最好的方式。恩是恩,情是情,还是分清比较好。
报恩,来日方长;以身相许,三思而后行。
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