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6】换赛道,换大脑

当所有的先发优势已不在,资源优势不在,行业红利不在,近来越来越有“创业”的感觉。

创业,时常有混合着亢奋与恐惧的「幻觉期」。前一秒感觉自己有个绝妙的主意,后面马上被现实浇的透心凉——可能有人以类似模式已经做了20年不止,更可怕的是,他仍然没找到盈利模式。

创业,就是一边修打印机一边和投资人谈估值。离开了DNA中的两个强资源,其实我们遇到了更多不靠谱的“资源”。带着伪装都是轻的,更坑的可能是无底洞,是深渊。

创业,是有很多“过山车”时刻。在“根本行不通只能死翘翘”和“明天就能取代花样少年”之间反复横跳,又哭又笑,希望和绝望交织的时刻,

创业,是逼迫团队重塑的时刻。不懂美术的要去写恨不得改变中华美育进程的策划案,没接触老年人的要去规划亿万万中国新老年人不远的未来。

 成熟公司开辟第二曲线的过程,往往是一场与组织惯性、资源诅咒和认知盲区的残酷博弈——

现成的现金流输血容易变成「温室孵化」;品牌背书和客户池可能导致新业务过度依赖旧路径;团队建制完整但老员工可能带着「路径依赖病毒」;误判「协同效应」,幻想老客户会自然迁移,实际可能两边不讨好......

二次创业,是比从零开始更凶险的处境,不是业务拓展,而是一场领导者与组织共谋的自我革命。

这场自我革命,我们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这场自我革命,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了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