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起源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汉字书写亦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我们可将其粗略分为三个阶段:殷商至春秋是书法的萌芽时期,甲骨文和金文于简约形体之中显幽深无际,于整齐排布之中现疏宕自在;战国至秦汉时期,书法初步发展,大篆小篆呈现出浓烈的艺术化特质,隶书臻于成熟完美,楷、草、行等诸体亦已大备;自魏晋至今,书法五体皆备,书学理论日趋完善、书家风格百花齐放,书法进入独立自觉和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蛇年到来之际,上海图书馆联合上海书画出版社,特邀沪上二十位中青年书法名家共同推出“翰墨千载,魏晋风流-中华书画名品临摹创作新春特展”。此次展览是上海图书馆宣传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有一次尝试。展览立足上海图书馆丰厚的馆藏碑帖尺牍,聚焦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张芝、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名帖进行临摹创作,为观众勾勒出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美学流变与发展脉络。展览将展出二十位沪上中青年书法名家的临帖、创作作品与青少年书法爱好者优秀临帖作品,透过古今交织的笔墨传承,彰显魏晋风流在当代之新韵。
翰墨千年,文脉悠悠。愿本次展览可以带领广大市民与书法爱好者领略中华书法名帖的韵味与意境,欣赏书法名家的笔墨之美,感受中华文化的广袤深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与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