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知道执着思索,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却依然执迷下去呢?当研究者对那些沉思过度的人提出这个问题时,得到的答案非常简单:他们这样做因为他们深信通过反复思考可以帮他们克服烦恼和抑郁。
研究结果表明:实际上是,当你过于沉思的时候,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降低了。最后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一个事实,那就是沉思并不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而就是问题本身。这也难怪越是聪明的人,越是容易陷入抑郁。
我们常常自言自语:“我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如此不快乐,我真没神马可烦恼的。” 然后,变得更不开心。我们不断的去测量自己和快乐之间的距离,结果发现离它越来越远。于是我们忍不住提醒自己,心情有多么糟糕。
反复沉思总是带来事与愿违的结果。越是控制,越是失控。它只能让我们的痛苦加剧。他是一种试图解决自己根本无法应对问题的盲目英雄主义。总而言之,在解决烦恼的问题上,我们需要另一种全新的思辨模式。
解决方案:正念应对法,觉察的种子。
我们不仅仅可以思考事物,同时也通过感官去体会他们。我们可以直接感受,来回应万事万物,比如一阵冷风吹来,感觉到寒冷。用觉察来感受自己的经验本身。同时,我们也可以觉察到自己思维。
我们从未意识到自己的呼吸,但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但当你有意识的体验你在呼吸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开始不自觉的试图控制自己的呼吸。其实,我们的思维也是这样控制我们的情绪,想法和行动。不知不觉,如同身陷流沙中,越是想用理智与之抗衡,越是失衡,愈陷愈深。而停止这一过程,就要停止头脑里疯狂的思考。停下来,关注此刻最真实的感觉,呼气,吸气,关注呼吸本身,进而关注身体本身真实的体验。用此刻真实的体验来感受此刻的存在,代替思维的自动解决问题想法。
把头脑的各种想法当做来去自如的浮云。恼人的自我否定,自身的不完美,不可爱以及一败涂地等等,仅仅当做想法——而不是真实的存在。就像生活在楚门的世界,这些不过一个虚拟的世界的角色设定,不过虚拟现实一般真实的设定。
学会每时每刻活在当下。关闭头脑里的自动化思维,同时回避那些让我们情绪一落千丈的思维陷阱。不要因为此时此刻的不如意,就把生活推向某个特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