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认真读完《心理观点》后面附录的一篇文章《这儿,谁是疯子?》一下子想到参加成长训练营时,有一次与李老师面对面提问的机会。当时我提的一个问题是:“我觉得自己有点自卑,怎么破?”记得李老师当时用了各种策略来破除我的自卑概念,当时我还有点不理解,我都给了两个具体的事例来表明自己的感受了,老师为什么反复否认我的感受呢?从研究所出来后我反复琢磨刚才的谈话过程,似乎有点明白老师是不想让我自己给自己贴标签。
通过这篇文章我终于懂得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自己一旦给自己贴上某种负性标签,反而会阻碍自己的成长。
研究者罗森汉恩设计了一种检验精神病专业人员正确鉴别能力的方法,他让一些心理健康的正常人设法进入精神卫生机构,看看这些心理健康的人是否能被发现。如果这些假病人的行为在医院里和医院外一样,并且如果他们没有被发现是正常的,那么这就是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精神疾病诊断中,重于病人自身因素的证据。
结果在此研究中,关键的发现是:没有一个假病人被任何一个医务人员识破,当被释放后,其心理状况被认为是精“神病恢复期”而记录在他们的病历中。
罗森汉恩的研究第二个意义就是揭示了诊断标签的危险性。一个人一旦被贴上符合某个心理条件的标签,那个标签将掩盖所有他或她的其他特征。所有行为和人格特征被看作是起源于标签障碍。这种做法最坏的影响是它可以变成自我确认,即当一个人在一段时间里按一定方式对待时,他或她的行为也开始变成所对待的那样。
感谢李老师医者仁心,在我发现自己有点自卑情结并纠结在这一点时果断地帮我撕掉标签,引导我关注自己个性中的其他优势特质。不去追求完美 ,只是努力做好自己擅长的事,喜欢的事,并持续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