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书店泡了三个小时,期间听到三个人说了同一句话:这是鸡汤。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大家对“鸡汤文”避之不及,如同躲瘟疫。偶尔在人群中拿起一本书打算品味一番,旁边就有好奇的脑袋探过来:
“呦~看鸡汤呢!?”
“你在看什么书啊?!”
“她在看鸡汤”……
谁都知道这是贬义词,无奈的是,你能说什么呢?
“夏虫不可语于冰,井蛙不可语于海”
不难发现那些鄙视鸡汤的人,基本没有阅读习惯,大多是读书无用论者,为什么这么说。且看ta们怎么定义鸡汤的。首当其冲的是成功励志类、人物传记、哲思、文学文艺类、灵修、心理学、个人成长、甚至经济管理也难逃诟病,这么一看,是不是基本无书可读。
你说只读经典,好!我想说件实事,有次朋友陪我去图书馆,对方也是瞧不上小众作品的,参加工作以后除专科以外基本没有阅读量,宣称非经典不看,选了一下午最后抱走了一本《国富论》必看经典,嗯!我说:“这也忒厚了吧,你确定你会看?”
“估计一年都看不完,说不定的”
往好了说花一年时间勉强看完,现实一点,这书只是挪了个地方继续耀武扬威。对于一个非经济领域且无阅读量的人来说这阅读体验必定是枯燥至极,个人认为一开始培养阅读习惯和乐趣是最重要的,一上来就挑这么难啃的骨头,会起到反作用。对于这位朋友我的建议是读点心理学鸡汤,多去了解、认知自我。懂得自己的认知需求是来自内心还是被外界他人的声音绑架了。不妨问选择本书的需求是什么,想获得什么知识,能解决我什么问题.....?多对自己提问,而非只是觉得这是一本人人称赞的经典名著。
在古典《跃迁》这本书里提到:知识的源头。大意是说知识的源头如同河流的源头一样,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海,源头却很细,因为那是发源地,是知识刚刚被创造出来的地方,浓度和质量极高,离源头越远,支流越多,混入的杂质也就越多,最后都勾兑成鸡汤了。听起来振奋人心,跃跃欲试。如何辨别和找到知识的源头?例如一手研究论文、各行业创始人、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高略难懂的书籍和文章,前面提到的《国富论》。
无独有偶,在读到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里,说:一个领域的全部知识就是一棵大树.。
根部是创始人和他最重要的2-3个弟子,树干是这个专业在长期积累过程中要完成的使命,树枝是后来演化出的各个流派、分支。
建议是想进入一个领域,先要把根部扎稳,反复精读开山祖师的书,把笔记写到烂、甚至到能背下来的程度,接下来和这个行业最顶尖的人了解树干的使命。如此一来基本掌握了这个学科最核心的20%。
在践行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问题,当然是我自己的问题,从普罗大众的角度来说,我承认自己认知能力有限,我捧着一本某专业的神作,心中腾起万丈光芒,然而,现实是明明知道这个字和词怎么念,组合起来却如同天书,欲哭无泪!
不是书本说的不对,而是我的认知效率太低!比起大神,不仅吃的盐比我多,且都是某个领域或多个领域专家级别的人物,触类旁通的能力更是我等望尘莫及的。敢于面对现实,才是真正的勇士。
基于对自己的了解,这个方法并不适合现阶段的我,可能建立一个良性的次第,循序渐进的方式更适合我。后来在《付费》一书中写道:知识原创者的东西往往很难直接被理解和直接应用,找到知识的源头很重要,但他们和大众之间需要解读者,例如现在互联网很多知识IP和教师这个职业,做的就是知识的解读。在信息和知识领域,解读、传授、传播这个环节依然很重要。
你不会要求一个婴儿生下来就会走路说话,同样的我们也要接受自己在新领域面前就是一个婴儿,不可能站上去就会,所以给自己一些耐心和时间很重要。
无法将书里的思维、观念、经验转化到生活里实际运行,指导自己行动并达成结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人认知、见识、经历的局限。
王阳明有言:“知而不行,是为无知,要知行合一”。
听了那么多道理,读了那么多书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并不是道理无用、书籍无用,而是因为我们“知而不行、行而不坚”。
当你尝试去思考、了解自己,有主见、有行动力,即使是鸡汤也能汲取到自己的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