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分享了刘表中年发愤图强、励精图治,通过了一系列堪称完美的政治手腕,在开局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为自己统治荆州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开创了刘氏集团的辉煌局面。
在荆州根深蒂固、有所作为的刘荆州,在晚年时期又是如何进行管理的?为什么又在其去世之后刘氏集团带头人一夜之间举起投降,让基业毁于一旦呢?
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归。晚年的他,守着争雄天下的资本,却没有盘踞天下的野心,选择了偏安一隅。
此时,三国历史舞台上,全国南北弥漫着动荡的氛围。各位群雄相互争夺地盘,在各个战场上斗争的你死我活。
占地为王,坐观成败
荆州是英雄用武之地,地处全国中心,是群雄垂涎的战略要地,也是军事重地。北可拒曹操,南可战孙权,西可争刘璋,在站战略家的眼中,这是四周扩张的绝佳之地。然则,胸无大志,缺少雄才大略,只想占地为王,偏安一隅。
官渡战争相持之时,袁绍派人联络刘表,请其南北夹击曹操,刘表同意,但最终没有派兵援助。曹操亦邀请刘表共同抗击袁绍,刘表表示援助,但仍没有派兵援助。一直在观望等待,希望渔翁得利。
刘表本意想保持中立,袖手旁观,却不想这是一个非常失败的外交策略。这样就得罪了两家集团,如果两方战成平手,这样的局势将继续保持;如若任何一方胜利,都将以此为借口,对其进行报复。
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当时所能依仗的就剩刘表了,只要刘表想在乱世有所作为,他应该乘次天下大乱的良机,举荆州之力起事,励精图治,趁机掠夺城池,壮大势力。然而,刘表坐拥十万之众,确只是安坐而观望,岂不悲哉?
错失天下人才,依赖贵族势力
荆州在刘表的努力经营下,荆州一派安定平和,经济和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可以说得上是全国的文化中心,也成为了世家大族、文人志士的避乱之所。在当时也汇聚成影响一时的“荆州学派”,可以称得上是群贤毕至,人才荟萃。只可惜,这么多优秀的人才,却没有被刘表所用。
在刘表眼中,只要重用的仍然是蒯氏家族、蔡氏家族以及黄氏家族等当地名门贵族,这些贵族在听他早期评定荆州之时,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直以来,刘表却没有提拔当地人才,为荆州积攒留住人才,导致人才大量流失。
服务于刘备的诸葛亮、庞统、黄忠,服务于东吴的潘浚、诸葛瑾,服务于曹魏的傅巽、徐庶、王粲,大批人才均没有得到刘表重视,大大错失了荆州发展壮大的后备力量。在荆州有个传统说法,卧龙雏凤二者得其一便可得天下,想必刘表也知道这两人的名声吧,然则皆没有吸收为己用。
即使是刘备过来投靠刘表,刘表厚相结待,却没有重用刘备,只安排他驻扎新野,成为自己的北藩。
受困于情,废长立幼
刘表在晚年时,全国动荡不安,外患渐起,然而摆在他面前的内患同样让他无法抉择。而此时已病重的他,确定子嗣方面仍然犹豫不决。
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琮都牵涉到子嗣之争的问题上。最初,刘表因为长子刘琦与自己的相貌长得相似,而十分喜爱他。但后来刘琮娶了刘表继室蔡夫人的侄女,蔡氏就爱屋及乌,喜爱刘琮而讨厌刘琦。蔡氏于是经常在刘表面前抵毁刘琦,刘表因为宠信蔡氏,于是逐渐信以为真,又打算设立刘琮为继承人。
刘琦为求自保,远离襄阳,出任江夏太守,直至刘表死后仍然没能到刘琦。
刘表去世之后,刘琮在蔡夫人及蔡瑁等人的拥护下,作为荆州的实际继承人。
刘表埋下的祸根远不及此。刘表坐等观望、错失良机攻打曹操,等到曹操打败了袁绍,平定了冀州,回过头来就对付他了。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开始南征,8月,刘表因病而死。刘表一死,对曹操、孙权、刘备三方均是好消息,此三人均想在此千载难逢机会,趁机占领荆州。
然而偌大荆州,却被一群胸无大志、只捞好处的荆州贵族掌握,他们鼓动刘琮投降曹操。对这群名族来说,这样避免了战争,减少了对他们的伤害,而他们只不过是换一个更有前途的君主罢了,并以此向曹操示好,换取政治好价钱。
这群地方实力派竟拿出无耻的借口,抗曹失败,死路一条。抗曹胜利,刘备必助刘琦得荆州,与其这样,不如降曹。
刘琮投降曹操,刘氏集团彻底土崩瓦解,荆州尽归他有。
刘表势力并不弱小,疆域千里,带甲十万;荆州之地并非平地,固若金汤,易守难攻。与曹操、孙权相比,虽无必胜把握,但足以抗衡抵挡;与刘备、刘璋相比,军事、人才、资源已然胜过他们。刘表单骑入荆州之时,深谋远虑,行军用兵均展现铁腕手段,一点点扩大地盘,一步步巩固集权,统辖荆州八郡一十九年有余。然而荆州大厦顷刻间崩塌,为何?
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占地为王,偏安一隅所致。在大气磅礴、恢弘壮阔的三国历史大舞台上,一个胸无大志、毫无野心的人,如何能立足于乱世之中,更不可能争雄天下了。无论一个人、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国家,不能只着眼于眼前利益,毫无进取心,碌碌无为,无忧则患烈,要放眼未来,争取主动权,积累资本,向人生更高的阶梯不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