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或人的成长是质的改变吗,是昨天不知道的今天就突然知道了,还是量的积累循序渐进
如果我们来回顾一下自身的成长,是哪个答案呢?
大多数人会选择循序渐进
是的,确实也是这样,所以,在教育中,一定要尊重遵循这个规律。
同时,我们成长中,也会有许多“突然”时刻,就是质的变化,通常这都指的是心理上的。
比如,六个月以后,婴儿似乎突然离不开妈妈了,出现了分离焦虑,这种情况基本要延续到三岁,是这时孩子发展出了了“我”和“你”的概念,把妈妈和自己分了开来。
三岁时开始,总是我,我,我,是出现了
青春期,身体的变化,比如女孩子的初潮,男孩子的遗精,这都是突然的质的变化,也许身体上已经准备很久了,这里是指心理上。
成人后,也许还会发生许多重大事件,比如感情打击,离婚,破产,丧失亲人,天灾人祸等等的重大生活事件,也会引发一个人非常大的改变,有时我们会说“判若两人”,这也是指心理上的改变反应在行为上。
✔关于共情,同情心,anyway,类似这样的概念
马丁.霍夫曼研究过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如果别人哭他们也会不同程度的伤心,如果他人摔倒,我们会自然关心,这就是人的天性里带的
而我们的家庭和社会教育是有利于或保护了这种同情心,还是破坏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