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态管理

我面对学习压力也有心态波动的时候,比如朋友给我发来阅读与完型全对的辉煌壮举。


面对如此巨大的朋辈压力时,我感到异常痛苦,因为英语确实是考研之路上的拦路虎。阅读过《梁注庄子·特别篇·枡野俊明》这篇文章后我获得了心灵的解脱。


枡野俊明是日本著名的建筑师,他的枯山水设计是一种闻名遐迩的流派。枡野俊明也是一位禅宗的僧人,腾讯新办公大楼的庭院就是他设计的。


在梁冬的描述中,他的一位朋友在枡野俊明大师那里拔了7年的松针学习静心的功夫。梁冬在文中记录着他对枡野俊明先生的采访过程,每次重读这段文字我都会有许多新的体会。


枡野俊明先生一定也是相信万物有灵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梁冬提到,他看到了一个小石块,回忆起曾经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一部经典电影《入殓师》。


《入殓师》中父与子都深刻体悟到石块的灵性,儿子在整理父亲的遗体时发现了父亲手中紧紧攥着的石块,想起多年前与父亲的对话:“古代的人们没有语言,却可以通过传递石块传递难以言明的情感。”


许多禅师可能都会在数十年的教学中考验弟子的心性,在弟子获得内心的宁静之前不会传授真正的技能,菩提祖师也是多次考验孙悟空才传授仙术的。


也许这并不是大师的私心,反而是大师治学严谨与关爱学生的体现。大师是了悟的,静能生慧,心不静的弟子,终究是难以参禅的。


日本庭院,与中国古典园林不同,它并不建议你走进去,它希望你站在旁边,透过对这个庭院的观察,对镜观心,体悟自心。


去到一定的境界,只需要做非常简单而重复的事情,这是梁冬的深刻感悟。四季轮回,雨雪风霜,在不同时空中不同心境下拔松针,看到自己内心世界的不同体验。


在拔松针时,看到师傅在画图纸,看到师傅在参禅,看到师傅在布置庭院都会有新的体悟,也会慢慢领悟园林设计的真谛。


梁冬认为,或许真正的学习并不需要系统的观察,只需要一直关照心之本体,体悟省察。周星驰最初也只是在拍摄场地学习观察,常年观察学习后竟然可以拍出精彩绝伦的电影。


或许一切学习都有内在稳定的规律性,谭剑波曾说:“优秀与卓越之间的差距只在是否将最普通最不起眼的工作做到了极致。”


考研之路,道阻且长,背单词,听课,刷题等都只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但反复做,坚持做,体悟便会逐渐加深,我们也终将在实践和体悟中逐步走向光明的未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