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
今天在B站看到一个视频,标题为《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一定都是“轻松”得来的》。我心想,这个引号打的好,倘若不打,就是鸡汤文学了。
那么,是否真的如此?打出这句话,我心里冒出很多逻辑链,千丝万缕串在一起,各种理念上阵,不过咱也就是网络上写写心灵垃圾,实在不必科学严谨地拔高了。我先给结论吧,是。
你或许会觉得这句话过于唯心主义。因为就唯物主义而言,你想获得美好的物质,那你就得付出努力,化解挫折,然后才能实现愿景,比如挣大钱,上名校,或者往简单了说,哪怕你是想看山上的风景,你也得辛辛苦苦爬到山顶再说吧?可能这时会有人故作机灵,会投胎不就万事轻松了吗,家里给钱,家里送去名校,花钱坐缆车去山顶,这不轻松?你又没在地府走过一趟,说不定投胎还真是个技术活呢,人头破血流才争到这么一个好位置,你在那里站着说话不腰疼。
当然,我也是开个玩笑,的确,投胎好,美好的东西轻松来到,怕只怕当事人未经历过反差,并未因这轻松的过程感知到任何轻松。
我们抛开那些会投胎的,太晦气,就说说普罗大众吧。
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太多美好的东西要拼劲全力去获取,怎么会轻松。我先不回答这个问题,我反而要考你一个小问题:假设一个农夫,他想获得十万斤产粮,你觉得他是要在五天之内获得,五年之内获得,还是五十年之内获得,让他觉得最舒适?
前者太短,痴人说梦,虽然有梦想是好的;中间的还不错,时间适宜;至于后者,农夫心想,这平摊下来,每天的工作量的确很少,但好家伙,合着老子这一辈子就为种得这十万斤粮?
“美好”与“轻松”,其实都是人对一件事情的主观判断。比如食物,能被我们吃下并提供所需要的营养就能算是食物,但好吃,让人吃了还想再吃,就是美好的食物,或者对其他人来说,便宜又健康,才是美好的食物。既然是主观判断,为何不能用一点唯心主义的逻辑去解析?既然要用到唯心主义,那么就得明白,美好与轻松的标准,都是因人而异的,但不论哪种标准,于那个人而言,一定是舒适的。
当我们说,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一定是都是“轻松”得到的,这个引号就是在引入唯心主义,也是在引入“舒适”这个桥梁,将美好与“轻松”连接起来。对于农夫而言,如果十万斤产粮是美好的东西,那么获取它的途径就很重要,那些让人郁闷气结、锤胸顿足的道路,或者心如死灰、行尸走肉的道路,往往都是无法将农夫带向那个终点的。很多人会死在路上。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得知道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一定都是“轻松”得到的。我们需将这句话作为一个镜子,时刻审视自己,你是否处于一个舒适的状态在路上,你可以有短暂或者小范围的起伏,但是必须在途中长久的立足于一个舒适的状态,过于激进或者过于消极,都会让那美好的东西变成阻碍你前进的障碍,让你忘记自己真正该做什么。如此,过程不再轻松,美好不再美好。
我和我的好朋友,虽然小学就是同学,可一直到初三下学期,我们才真正开启友谊之路,在那之前我们都对对方完全没兴趣,话都没说过几句。我以前总把这称作是缘分,以为是混吃等死了十几年,突然就走狗屎运轻轻松松遇到了人生知己,友谊可以这样,那爱情也一定,所以我总是期待每一个路口的转弯,说不定我的真爱就突然出现了呢?出现是会出现,不过是海王出来捕鱼了。这令我心酸,也让我开始认真回顾我的友谊,是不是真的轻轻松松得来。
我有一句话准备了很久,终于可以派上用场:很多相遇看起来是漫不经心,其实已经做好了十几年的准备了。
我与她一年级就是同学,可几乎没说过话。在小学的六年里,我们都各自在自己的世界里摸爬滚打:我用六年的时光看错很多人,然后改正自己的缺点,修补自己的人品,学着独自前行,一个人的时候就看很多课外书,不说任何人坏话,时刻告诉自己要珍惜别人的善意与真诚,她?不好意思,她小学六年的经历,我真不太了解,虽然我们是同班同学;然后到了初中,我们分到了不同的班级。我在初中的入学考里第一次知道自己排名竟然还可以,于是开启了学习的道路,前两年的时光大部分时间都拿来和学习较劲,学习的同时,看很多的课外书,用句现代主义的话,在提升自我,独自灿烂;初三就迎来了学校的分班考试,按成绩分成尖子班和普通班,我当时因为情伤,一门心思想考出去,逃离原来的环境,所以日夜复习,得偿所愿。再次见到她,没有任何感觉,小学同学罢了。我们身为前后桌关系,点头之交了一学期。直到初三下开学,大家自主选座位,两个被世界抛弃的人抱着自己的桌子相遇了,然后火星开始撞地球。她被我的独立、真诚、浪漫主义吸引,我同样被她的热情、浪漫主义、进取之心吸引,我们一起把初三的尾巴画上了最圆满的句号,甚至可以说,这种快乐一直延续到,延续到,好像没有终点,有她的每一天我都很快乐。
友谊的开启只需要花两秒问一句“你也没有同桌吗”,可为这个开启,我们各自都修炼了十几年,从有记忆开始,每一件事无不在塑造着相遇时的我们。那些在相遇之前的时光,不快乐吗?不,也很快乐,因为我们都不觉得这是在历练。纵然途中经常有很多情绪上涌,可是我们那时也只是活在其中而已,并没有想着未来某一天我一定要找到一个人给我挡掉这所有苦难。美好的东西,有时候是天上的明月,指引人前进,有时是毒瘾泛滥时的幻象,叫人更加对当下绝望。好在相遇前的十几年,我们都只是轻松地活着。
我可以这么说,当你非常费力和痛苦地要去获得某个东西时,那东西你或许可以获得,但到手后美不美好,就看你能不能自欺欺人了。一个男人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女孩,女孩要男人每天爬九百九十九层阶梯,每爬一层都三拜九跪一次,坚持十年,风雨无阻,就答应和他结婚。如果故事足够圆满,男人拼死拼活去做了,每次心理崩溃,都激励自己,加油,只要坚持下去,美好的对象就在眼前,她马上就会成为我的新娘了,最后成功坚持10年,娶到女孩。你猜女孩对男人来说还美不美好?他每一次看到她,想起的就是那十年来的风吹日晒,十年来膝下破碎的自尊,十年来荒废掉的人生的其他可能,他只有恨罢了。如果当初我XXX,现在会不会不一样。
那男孩就应该放弃女孩吗?要我说,男孩应该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一:女孩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二:女孩说的这个阶梯在不在自己每天的必经之路上,或者说自己的生活范围是不是可以做到每天路过就把阶梯过了;三:膝盖是否坚硬。每个问题都是下一个问题的前提条件。
对于内心所想要的美好东西,该不该去获取,能不能“轻松”的获取,都问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就自有答案了。文字有局限性,思维深度却无上限,我就不在这里用言语框死大家的发散性见解。
美好的东西,更多时候是以人的一个个小梦想的形式存在的。有梦想是好事,一直都是。可梦想如同月球,当你走的路环境优雅,心态平和时,它照在路上的是如丝绸般柔软的白月光;当你走的路崎岖陡峭,心情偏激时,它便是惨白诡异的残忍光线。
过程总是比结果更重要的,毕竟结果终会消逝于宇宙,过程却永恒持续。所谓美好,要么一直存在,要么从不存在。